我們與歷史共存亡
一樓獻與為歷史作出貢獻的人們,獻與為人類通信事業(yè)嘔心瀝血的C友~~
----------------------------------------------------我是地平線---------------------------------------------------------
10月20日是陽歷一年中的第293天,離全年的結束還有72天。
節(jié)假日和習俗:世界骨質疏鬆日
大事記:
1827年——希臘獨立戰(zhàn)爭:英國、法國、俄國三國海軍在納瓦利諾戰(zhàn)役中擊?W斯曼帝國及其屬國埃及和突尼斯海軍。 1883年——秘魯按照安索爾條約把塔拉帕卡大區(qū)割讓給智利。
1923年——《中國青年》創(chuàng)刊。
1944年——二戰(zhàn):蘇聯(lián)紅軍和南斯拉夫游擊隊合作攻?棕?爾格勒。
1945年——蒙古人民共和國在公民投票結果後宣布獨立。
1945年——阿拉伯聯(lián)盟成立。
1962年——中印邊境戰(zhàn)爭爆發(fā)。
1999年——江蘇田灣核電站工程正式開工。
出生:
1632年——克里斯多佛·雷恩,英國建築師。(1723年去世)
1854年——阿爾圖爾·蘭波,法國詩人。(1891年去世)
1859年——約翰·杜威,美國哲學家。(1952年去世)
1874年——查理斯·艾伍士,美國音樂家。(1954年去世)
1928年——李鵬,中國政治人物。
1954年——雲(yún)尼?喞錚x大利足球領隊。
1954年——傅聲,香港電影演員。(1983年去世)
1961年——魯殊,前威爾斯足球運動員。
1962年——王傑,香港/臺灣創(chuàng)作歌手。
1967年——魏駿傑,香港男演員。
1967年——李健和,香港足球員。
1983年——山田孝之,日本演員。
1988年——新垣里沙,日本歌手・早安少女組成員。
逝世:
1929年——巴特烈,烏拉圭政治家、烏拉圭紅黨領袖。
1952年——黃繼光,中國人民志願軍軍人。
1964年——赫伯特·胡佛,美國總統(tǒng)。
1984年——保羅·狄拉克,英國物理學家。
擴展閱讀:
1924年10月20日梅蘭芳赴日本巡回演出
[attach]108157[/attach]
梅蘭芳在日本演出京劇
《天女散花》,梅蘭芳飾天女
1924年10月20日,梅蘭芳開始在日本巡回演出他精心挑選排演的劇目。被地震毀滅的東京帝國劇場修復,該院經(jīng)理大蒼喜八郎為了舉行隆重開幕式,邀請梅蘭芳赴日演出,于是梅氏率團再次東渡。
梅蘭芳在帝國劇場共演出15場。10月20日至23日,是作為慶賀大蒼喜八郎88歲壽辰的內部演出。劇目是《麻姑獻壽》、《廉錦楓》、《紅線盜盒》、《貴妃醉酒》。演出方式仍與日本歌舞伎演員同臺奏藝,日方有尾上梅幸、松本幸四郎、守田勘彌等人主演的《神風》、《源氏十二段》等劇目,不過這次京劇是作為大軸上演的。
10月25日,則為紀念帝國劇場改建公開演出。梅蘭芳的劇目是《麻姑獻壽》、《奇雙會》、《審頭刺湯》、《貴妃醉酒》、頭本《虹霓關》、《紅線盜盒》、《廉錦楓》、《御碑亭》、《黛玉葬花》。日方劇目是《神風》、《紅葉宴衛(wèi)士白浪》、《雨國巷談》等,京劇仍為大軸。
隨后,梅蘭芳又率團赴大阪,在寶冢大歌劇院演出5場,均是京劇節(jié)目。
1945年10月20日蒙古宣布獨立
1924年5月13日簽訂的《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xié)定》中規(guī)定,蘇俄政府承認外蒙古為中國領土一部分。1945年2月蘇、美、英 3國首腦雅爾塔會議規(guī)定: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現(xiàn)狀須予維持。同年8月14日,中國國民黨政府同蘇聯(lián)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附件規(guī)定:蘇聯(lián)將尊重外蒙古之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中國國民黨政府則聲明,日本戰(zhàn)敗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證實此項愿望,中國政府當承認外蒙古之獨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舉行公民投票,宣布獨立。
1945年10月20日阿拉伯聯(lián)盟成立
1945年10月20日,二戰(zhàn)結束之后中東把注意力轉向內部沖突,阿拉伯國家在為圣地而進行的斗爭中尋求統(tǒng)一。埃及、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結成了阿拉伯聯(lián)盟,戰(zhàn)時的泛阿拉伯主義就此不復存在。阿拉伯聯(lián)盟的締造者們警告說,如果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那將意味著一場戰(zhàn)爭。
背景資料:
1945年3月22日在開羅成立的中東阿拉伯國家區(qū)域組織,創(chuàng)始成員國為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外約旦(今約旦)、沙特阿拉伯和也門。其他成員國為利比亞(1953),蘇丹(1956),突尼斯和摩洛哥(1958),科威特(1961),阿爾及利亞(1962),巴林、阿曼、卡塔爾和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1971),毛里塔尼亞(19 73),索馬里(1974),巴勒斯坦解放組織(1976)和吉布提(1977) 。(當也門于1967-1990年分為兩國時,兩個政府各有其代表。) 每個成員國在阿盟理事會都擁有一票,而所作出的決定只對投贊成票的國家具有約束力。聯(lián)盟于1945年成立時,目的是為了加強與協(xié)調成員國的政治、文化、經(jīng)濟和社會規(guī)劃及調解成員國之間或成員國與第3方之間的糾紛。1950年4月13日聯(lián)合防御與經(jīng)濟合作協(xié)定的簽訂,又使各簽約國承擔了協(xié)調軍事防御措施的義務,聯(lián)盟初期,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各項經(jīng)濟、文化與社會規(guī)劃。195 9年聯(lián)盟召開了第一屆阿拉伯石油會議,1964年成立了阿拉伯國家聯(lián)盟教育、文化與科學組織,同年,盡管約旦反對,還是接納了巴解組織,作為全體巴勒斯坦人的代表。在第3任秘書長(197 2-1979)里亞德的領導下,阿盟加強了政治活動。然而聯(lián)盟卻因內部政治問題,尤其是有關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問題上的意見分歧而遭到削弱。在埃及于1979年3月26日與以色列簽訂和平條約之后,阿盟的其他成員國決定中止埃及的成員國資格,并將聯(lián)盟總部由開羅遷至突尼斯。埃及于)989年重新成為阿盟成員,聯(lián)盟總部又于1990年遷回開羅。1990年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以及隨后應沙特阿拉伯將伊拉克逐出科威特的要求,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的卷入,造成了阿盟中的深刻裂痕。沙特阿拉伯、埃及、敘利亞、摩洛哥、卡塔爾、巴林、科威特、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黎巴嫩、吉布提和索馬里贊同外國軍隊入駐沙特阿拉伯。除最后的 3國外,這些國家都或多或少地在軍事上卷入了這場戰(zhàn)爭。
[attach]108158[/attach]
1948年10月20日遼沈戰(zhàn)役之黑山阻擊戰(zhàn)
[attach]108159[/attach]
黑山阻擊戰(zhàn)中的解放軍炮兵陣地
1948年10月20日,遼沈戰(zhàn)役第二階段遼西會戰(zhàn)開始。東北解放軍攻克錦州后,決定采取誘敵深入、打大殲滅戰(zhàn)的方針,集中主力在沈陽至錦州間殲滅“西進兵團”。
蔣介石第二次飛到沈陽,確定“東進兵團”和“西進兵團” 繼續(xù)向錦州夾擊,企圖重奪錦州,并令第五十二軍主力奪取營口,以便把東北的部隊經(jīng)內陸或海上撤至關內。23日,“西進兵團” 到達黑山、大虎山附近地區(qū)時,遇到阻擊。堅守黑山的第十縱隊抗擊了“西進兵團”3晝夜的連續(xù)猛攻,為解放軍主力從錦州東進爭取了時間。廖耀湘兵團被包圍于黑山地區(qū)。廖兵團為突破包圍,向阻擊的解放軍發(fā)起猛攻,10月24日,蔣軍相繼攻占解放軍 3個高地。當兩軍堅守在石頭山白刃肉搏時,蔣軍突然用炮火轟擊,雙方全被炸死。石頭山被蔣軍占領。接著,蔣軍先后發(fā)起多次九十二高地爭奪戰(zhàn),但傷亡慘重,解放軍某連也全部犧牲。解放軍堅守的一0一高地終因彈盡人寡被蔣軍攻占了。下午6時,解放軍又在炮火掩護下,分四路反攻,收復全部陣地,廖耀湘見從黑山、大虎山逃跑已不可能,停止對黑山的進攻。25日,“西進兵團”于當晚向營口撤退,其前衛(wèi)部隊在臺安以北遭解放軍獨立第二師的攔擊,又改向沈陽撤退,26日,解放軍6個縱隊20萬人完成了對“西進兵團”的合圍,當晚發(fā)起攻擊,進行分割圍殲,激戰(zhàn)至28日晨,全殲國民黨軍第九兵團及5個軍部、12個師共10 萬余人,俘東北“剿總”中將副總司令兼第九兵團司令廖耀湘等多名高級將領。
1952年10月20日黃繼光在朝鮮戰(zhàn)爭中犧牲
[attach]108160[/attach]
黃繼光,1930年生。四川中江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10月20日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zhàn)役中,所在營在奪取某高地戰(zhàn)斗中,擔任爆破任務。身負重傷后,以胸膛堵住敵人正在掃射的機槍射孔,為保證部隊攻克高地而壯烈犧牲。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英雄”稱號,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1958年10月20日我軍開始炮轟金門
[attach]108161[/attach]
炮兵某部在炮擊金門前表決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炮兵部隊遵照彭德懷部長1958年1 0月20日下午三時的命令,于20日下午四時對金門地區(qū)蔣軍地面軍事目標和金門海域蔣軍艦只進行了懲罰性的打擊。
從19日夜到20日晨,日日夜夜監(jiān)視著我國領海的前哨觀察兵們,首先發(fā)現(xiàn)了美艦護航的罪行。他們怒不可遏地一面迅速把這一情況報告了上級,一面積極準備投入戰(zhàn)斗。他們說,金門海域如有美艦護航,立即開炮,這是彭部長在暫停炮擊的命令中莊嚴宣布過的。現(xiàn)在,臺灣當局竟敢無視我彭部長命令,不顧民族大義,引狼入室,我們非狠狠教訓它一番不可。15時正,彭德懷部長恢復炮擊的命令傳到了前線各炮位,嚴陣以待的炮手們迅速作好了一切戰(zhàn)斗準備。沉寂了14天的無數(shù)門大炮,昂首直指金門。 16時,懲罰性的炮擊開始了。大群大群的炮彈呼嘯著直奔金門蔣軍陣地而去。大地顫動了,火光壓倒了晚霞。頃刻間,大小金門等島嶼的蔣軍陣地被濃煙烈火吞沒了,幾條蔣軍運輸艦也被打得像沒頭鴨子樣的原地打圈圈。炮手們痛快地說,打得好,再來一個急速射,讓臺灣頑固派清醒點。
1962年10月20日印度軍隊進犯中國西藏
[attach]108162[/attach]
麥克馬洪線
自1962年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西段和東段越過中印邊界雙方實際控制線,蠶食中國領土,建立侵略據(jù)點,多次挑起邊界沖突。中國政府多次提出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遭印度政府拒絕。
1962年9月印軍悍然向中印邊境東段非法的“麥克馬洪線” 以北推進,打死打傷我邊防人員。
10月20日,印軍向中國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wèi)還擊,粉碎印度軍隊的入侵,保衛(wèi)了我國的邊疆。中國政府為繼續(xù)謀求中印邊界問題的和平解決,于11月21日發(fā)表聲明,宣布從次日零時起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全線主動;。12月 1日始,中國邊防部隊從1959年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后撤20里。隨后,中國政府主動把繳獲的武器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全部交還印方,釋放和遣返了全部被俘的印度軍事人員。
1964年10月20日美國總統(tǒng)胡佛逝世
[attach]108163[/attach]
1964年10月20日,美國1928年至1932年的總統(tǒng)胡佛于昨日逝世,終年90歲。 胡佛出生于愛荷華州的一座小鎮(zhèn)。他整個一生,支持所謂“忠誠的個人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與戰(zhàn)后胡佛領導過的救濟歐洲饑民工作。在他1928年當選總統(tǒng)以前,他在哈定總統(tǒng)與柯立芝總統(tǒng)的作期內擔任商業(yè)部長。惡意的批評者者曾指責他應為1929年的股票行情大跌價以及隨后發(fā)生的經(jīng)濟大危機負責。但是后來的有些評論也指出他是在他任期內發(fā)生的這兩件事的受害者。
[
本帖最后由 仔良 于 2009-10-20 07:1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