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在研究如何才能使得機器人成本的下降趨勢也符合兩年下降一半的摩爾定律。

吳甘沙
新浪科技 侯智勇
在近日舉行的新浪科技C+峰會上,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在主題對話“進擊的AI+Robot”中指出,當前國外最好的機器人成本20萬美元,售價40萬美元,成本非常高,
英特爾在研究如何才能使得機器人成本的下降趨勢也符合兩年下降一半的摩爾定律。
安全和協(xié)作是機器人產業(yè)主題
據吳甘沙介紹,英特爾目前主要在做五個方面的工作,除了降低相關成本之外,安全問題和人機協(xié)作則是剩下的重點。
首先是混血計算,即機器人在推理、規(guī)劃、下棋等傳統(tǒng)的架構方面可以處理的非常好,但他們無法處理一兩歲小孩就可以處理的很好的感知、運動及手眼配合,未來我們需要新的架構,能夠很好地處理我們希望機器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而在解決了能干活的問題之后,智能的機器人帶來的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例如家中的水電煤氣等都存在安全隱患,如果我們不能對機器的的行為做出嚴格的限定,那么我們的生活或許將會出現(xiàn)災難。吳甘沙表示,這就要求我們要做非常安全的架構和設計的方法。
在協(xié)作方面,吳甘沙表示,我們未來需要通過云計算的方式讓所有的機器人之間能夠發(fā)生碰撞、連接和協(xié)作。一個機器人學習到的東西能夠在一瞬間把相關知識轉授給全世界其他數百萬的機器人,從而讓機器人的能力能夠產生爆發(fā)式的增長。
不過,機器人的不斷發(fā)展或許將會在整個經濟、社會層面產生影響,吳甘沙認為,機器人對人類工作的替代首先會從低技術含量、高重復性的崗位開始,后期還將逐步替代一些高技術含量的工作。而由于無人駕駛等技術的出現(xiàn),包括保險業(yè)和出租車在內的多個行業(yè)也都將會受到沖擊。
人機交互將在明年獲突破
對于具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人們總是既期待又害怕,一方面期待它能給我們生活帶來更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又害怕太過智能的它們會對我們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
雖然目前機器人還不夠智能,但吳甘沙指出,人們正希望為人工智能尋找一種能夠提升機器智能的新算法,未來人工智能會在某個瞬間發(fā)生一個飛躍。
不過對于機器人可能會取代人類的擔心,吳甘沙認為,事實上人與機器人之間更好的一種相處方式是實現(xiàn)機器跟人的良性互動。也就是機器做機器擅長的事情,人類做人類擅長的東西,機器人和人相互配合、相互學習。
而在包括很多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等產品在內的廣義機器人領域,這些機器人則需要跟人有個良好的互動。
據吳甘沙預計,在2016年,機器人產業(yè)將在及人機交互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此前,吳甘沙認為我們已經在自動駕駛汽車和無人機等產品的安全問題上做出了非常好的探索。
在霧霾和堵車幾乎成為常態(tài)化的今天,“我們不能只是考慮建造一個機器人來取代人的工作,也要考慮用更多的智能來改變我們城市的運行。”吳甘沙如此表達了他對機器人產業(yè)的美好期許。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