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天翻地覆。前幾年風光的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都遇到了麻煩。
小米在2015年未能完成目標之后,2016年掉出銷量前五。魅族雖然一年連發(fā)14款新機,但是財務指標爆出來一年半虧損10億。價格屠夫樂視更是陷入崩潰邊緣,被供應商堵門要賬。
在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流年不利的同時,線下渠道的金華OV高歌猛進。OPPO和vivo的出貨加在一起儼然已經(jīng)是智能手機的巨頭。
隨著智能手機的成熟和門檻降低,各種奇奇怪怪的手機都冒了出來。日前,8848發(fā)布的故宮主題的新品8848鈦金手機故宮賀歲版亮瞎了鈦合金狗眼。黃金龍紋裝飾,云紋皮革很有點張藝謀《長城》的味道,設計師勞倫斯·許,讓人想起尼古拉斯.趙四。
其實,8848的手機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款了,8848在2015年已經(jīng)做了售價萬元,針對商務市場的手機。而近期華為也給新品Mate9做了一個保時捷版本,把價格拉到萬元。種種跡象表明高端商務市場存在著機會。
一、被iPhone抹平的商務市場
在功能手機時代,手機的基本功能就是打電話、發(fā)短信、簡單的備忘錄,各種手機在功能上差距是不大的。
這個時代廠商可以用一塊電路板配上不同的殼子就覆蓋600元到10000元的市場。
當時的高端商務市場對手機的功能并沒有太多要求,但是對手機的做工、外觀和營銷廣告代表的身份標簽是有要求的。
可靠、品位、精致、卓而不凡是商務手機的需求。手機更像是手表而非科技產品。手表不以準時分高下,當年的手機也不以性能、功能分高下,廠商品牌型號定位在哪里,就會配上響應的外觀造型、廣告宣傳,賣一個比較高的價位,滿足高端商務市場身份標簽和品位的需求。
當時一個普通售貨員用諾基亞1100、他的主管用諾基亞8210,而他的老板用諾基亞8910i,這幾款手機功能上相差無幾,但是因為定位不同,價格就有天壤之別。
從黑白屏幕到彩屏,再到半智能機,市場一直如此。女性手機有女性手機的機型,商務手機有商務手機的機型,WM和Linux智能機只是少數(shù)技術宅的玩物,而iPhone的出現(xiàn)改變了一切。
在iPhone橫空出世之后,智能手機開始替代功能手機,隨著iPhone4的發(fā)布和各種安卓手機的跟進。功能手機完全被智能手機替代,而智能手機不像手表,而像PC。
一直到2014年之前,不同配置的智能手機體驗有天壤之別,廠商再也不能一塊電路板換上不同殼子就做不同的定位了。只要不是瞎子,1080P和WVGA屏幕差別總是看得出來,1300萬攝像頭和200萬攝像頭也不是一個概念。
在PC化的浪潮下,智能手機的差別被抹平,iPhone一年只有一兩個型號,小米、魅族雖然一年能發(fā)14個型號,但是各個型號的手機看起來只是大小不同、配置不同的套娃。鮮有針對特定市場開發(fā)的特定產品,商務市場也被抹平了。
二、同質化之后的機會
在被抹平的市場,有意思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售貨員、主管、老板全部用iPhone,區(qū)別僅僅是售貨員用老款,而老板用新款,有時售貨員也用新款。商務手機的個性化需求被漠視了。
而在2015年以后,智能手機的硬件開始遇到瓶頸。以前高端手機和低端手機差異巨大,國際品牌有硬件護城河。
而在2015年以后,因為硬件過剩,就日常使用而言,用戶已經(jīng)感覺不出不同的手機有什么差別。6000元的蘋果和2000元的小米速度都很快,屏幕都很細膩、拍照都很好。差別是細微的、甚至是難以辨識的。
競爭又回到功能機時代,只是基本功能從電話短信,變成了智能手機的運行各種APP、上網(wǎng)、拍照……。
而同質化讓競爭格局重新回到了功能機時代,手機自己的性能和功能差異不大和或者難以感知。外觀工藝、渠道、營銷、定位重新重要起來。
OPPO和vivo的崛起其實是功能機時代的繼續(xù),它們在功能機時代的產品特色(注重做工外觀)、營銷手段、渠道又重新發(fā)揮出來作用。
而被人忽視的是,以前高端市場的需求無人開發(fā)。
在功能機時代,高端商務市場是諾基亞、摩托羅拉的,三星稍微染指。而如今諾基亞死去活來,摩托羅拉賣來賣去。這個市場被空了出來,巨大的機會出現(xiàn)了。
于是,連8848這種很小的公司也敢推出萬元手機,而且賣得還行,還能發(fā)展出第二代。
于是,華為開始做保時捷版本的Mate9,挑戰(zhàn)萬元,金立也邀了馮小剛徐帆代言,把Vertu的皮革和金屬用上,準備發(fā)布M2017。
同質化之后,高端商務市場的空缺隱藏著巨大的機會,各家廠商虎視眈眈。
三、高端商務市場將會是下一個機會
雖然隨著安卓的成熟和技術的發(fā)展,智能手機已經(jīng)同質化,但是高端商務市場依然是有一些特殊需求的。譬如智能機續(xù)航往往不如功能機,而高端商務市場不允許斷電失聯(lián)。續(xù)航依然有需求。此外,加密通訊、加密儲存,信號質量,雙卡雙待等等也都有實際使用場景。
不過,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真正競爭的還是產品本身的外形做工是否能打動目標用戶,產品的定位宣傳營銷是否能抓住目標用戶的眼球,身份標簽能不能樹的起來。
其實,即使在iPhone同質化的年代,也有人用黃金、鉆石、水晶打造特殊版本的iPhone,供給需要身份標簽的人群。三星也一直在做高端系列的翻蓋手機。
高端商務市場有示范效應,老板用高端的諾基亞、主管往往就用中檔諾基亞,無論是誰,只要真正站住了高端市場,在中高端利潤豐厚銷量巨大的市場也會有斬獲。
從世界范圍看,三星依然是機會最大的廠商,而華為和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聯(lián)想有機會,在國內市場,渠道比較強的華為、OPPO,vivo和金立有機會。
2016年,OPPO和vivo依靠女性市場獲得了令人矚目的增長,2017年高端商務手機或將是下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