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WCDMA系統概述
1.1 移動通信的發(fā)展
自從1897年馬可尼的試驗證明了運動中的無線通信的可應用性,人們就開始了對移動通信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并且已經得到了舉世矚目的發(fā)展。
移動通信發(fā)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兩代的成熟發(fā)展,目前全球3G已經進入快速發(fā)展的階段,甚至國際電聯的有關組織以及世界許多大的通信公司已經開始了“后3G的研究”。
縱觀移動通信發(fā)展歷程,大都經過了提出方案、制定標準和商業(yè)運營三個階段。圖1-1概括了移動通信系統的發(fā)展歷程,本節(jié)將分別對第一代、第二代以及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進行比較概括的描述。
1.1.1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
最初的移動通信主要應用在軍隊和政府部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戰(zhàn)爭的要求使得通信技術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二戰(zhàn)以后,很快就推出了第一種大區(qū)制的公眾移動電話服務。但是受到相關設備和技術的制約,當時整個移動通信發(fā)展的速度并不是很快。直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貝爾實驗室提出了小區(qū)制的蜂窩式移動通信系統解決方案,實現了頻率復用,提高了系統容量,才使移動通信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大規(guī)模應用。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主要代表有:
Ø 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先進移動電話系統),使用模擬蜂窩傳輸的800MHz頻帶,在北美、南美和部分環(huán)太平洋國家廣泛使用;
Ø TACS(Total Access System總接入通信系統),使用900MHz頻帶,分ETACS(歐洲)和NTACS(日本)兩種版本,英國、日本和部分亞洲國家廣泛使用此標準;
Ø 此外還有北歐的NMT-450(Nordic Mobile Telephone)系統和NMT-900系統等。
1987年,中國首個TACS制式的模擬移動電話系統建成。之后,AMPS系統也曾被引入中國。
第一代移動通信系統的主要特點是采用頻分復用,語音信號為模擬調制,每隔30KHz/25KHz分一個模擬用戶信道。同時,由于不同的頻段、不同的制式限制了移動通信的長途漫游,使得第一代移動通信只能是一種區(qū)域性的移動通信系統。其主要弊端有:
Ø 頻譜利用率低;
Ø 業(yè)務種類有限;
Ø 無高速數據業(yè)務;
Ø 保密性差,易被竊聽和盜號;
Ø 設備成本高;
Ø 體積大,重量大。
為了解決模擬系統中存在的這些根本性技術缺陷,數字移動通信技術應運而生,這就是以GSM和IS-95為代表的第二代移動通信系統。
...........篇幅有限,更多精彩請關注下方

WCDMA系統原理.pdf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架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