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chuàng)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蟲二
發(fā)布會上的羅永浩再次證明,世上最成功的銷售推銷的不是產品而是自己!
去年虧損4.2億,凈資產為負2.4億的錘子科技“成功”將蘇寧的5000萬投資減值為3700萬,仍然有本事從老股東那里獲得3億的定增;在“尿褲子”事件導致錢晨出走,管理團隊動蕩的多事之秋,仍然有能力研發(fā)新品,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但老羅已然透支的個人商譽還能揮霍多久?
堅果的絕地反擊
從來沒有一款手機承擔過堅果這樣困難而復雜的使命,按華為余承東的說法,未來智能手機只會剩下三大廠商,言外之意小眾手機沒有未來,而前不久雙羅會中羅永浩自承,錘子手機最好的年度出貨記錄也就是100多萬臺,今年要實現400-600萬臺的目標,首款新機堅果pro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創(chuàng)新公園的極客大會上,羅永浩表示錘子手機不會再推出千元機,這表明他要在營收利潤和出貨量兩個戰(zhàn)場上同時打擂,而錘子手機的高關注度較之早前傳聞停擺的ZUK等三、四線品牌只不過隔著一個羅永浩而已。
就即戰(zhàn)力來說,堅果pro的成功取決于四點:
首先是“藥丸”能在多大程度上取代情懷。
錘子手機去年深陷財務危機,好不容易完成融資,使得“天才產品經理”老羅的心性大變,在流傳甚廣的與錢晨等人的爭吵中,可看出他的產品思路已發(fā)生微妙變化。T3發(fā)布時老羅就教育有不過意見的錢晨:“此戰(zhàn)必須勝利”,為了以后的再融資,“錘子手機必須找些不一樣的地方才能活下去”,這個思路的直接后果是催生了Bigbang和OneStep這樣的創(chuàng)新,以及今天的閃念膠囊,間接后果則是錢晨等三分之二技術團隊的出局。
從發(fā)布會上看,堅果的核心競爭力正在向Smartisan OS轉移,刻意強化前端交互體驗方面方面的創(chuàng)新。與華為實驗室的各種高大上研究和小米著力加強專利不同,錘子手機專注于用戶能夠快速感知的創(chuàng)新,這是典型的四兩搏千斤。
而且這一次老羅的藥丸里的確裝了很多可以替代情懷的東西。
Bigbang和OneStep這種快速分享和協(xié)作工具只是初步嘗試,雖然對手機用戶實際操作體驗的改善相當有限,操作上不易觸發(fā),OneStep甚至在老羅現場演示時還掉了鏈子,早早開源卻沒有友商跟進,但這種思路在堅果pro上仍被持續(xù)發(fā)揚光大。諸如短信退訂、模擬來電、基于局域網的無線文件傳輸以及類似于iphone手機widget的圖釘功能等等,都被作為賣點做了詳細說明。
至少從目前來看,羅永浩有意放棄天才工業(yè)設計師的角色,迅速進入天才產品經理的人設,轉而用Smartisan OS的迭代來彌補硬件上的不足,尋找創(chuàng)新的軟腹部,既避免同質化競爭又致力于提升用戶體驗,發(fā)布會上壓軸的閃念膠囊更是噱頭十足,作為一種整合了語音并帶有分類功能的備忘錄,這款產品被老羅提升到人工智能助手的高度,間接說明錘子手機已經確立了通過軟件更新讓用戶持續(xù)獲得新鮮有趣小功能的競爭策略。
至于羅氏工業(yè)設計的普世性則退居次要地位。
羅永浩一如既往的盛贊堅果pro美得讓人眩暈,這款手機在之前官網曝料中也被稱為同質化時代的顏值擔當,但羅永浩多少意識到錘子科技已經不是當年的初創(chuàng)公司,品牌形象和價格定位已經固化,再去與那些主流廠商比拼工業(yè)設計和苛刻工藝并不明智,所以才在發(fā)布會上轉而高聲質問,“現在軟件交互行業(yè)怎么了?不行我來!”
當年T1發(fā)布時,他的說法可不是這樣,彼時的他動輒吐槽“小米科技的雷軍和魅族董事長黃章從來都是土包子”,“看起來蘋果要完蛋了。作為強納腎的鐵桿粉絲,我現在覺得他除了工業(yè)設計之外,基本上是一個白癡!
全款預約禍福難料。
堅果pro從5月2日10時就在京東開啟了全款預約,幾天時間的盲約人數就突破了50萬,產品熱度不輸小米6,老羅選擇全款預約而不是友商慣用的脈沖式發(fā)貨模式,應該是基于兩點考慮。
首先堅果pro的5.5寸1080P顯示屏,高通驍龍625/626處理器,4GB RAM和32GB ROM是主流成熟配置,供應鏈出問題的可能性很。
其次由于發(fā)貨時間控制在錘子科技手里,全款預約的資金會有一個相對較長的沉淀期,這有利于提前回籠資金,穩(wěn)定錘子科技的現金流。
至于會不會觸發(fā)退款和補償機制進而造成某種危機取決于錘子科技的履約能力。
但真正具有決定意義的還是如何從友商轉化用戶。
2014年羅永浩就曾經表示,錘子賣出的12萬部手機中有39%是iPhone用戶轉化而來,這個數據的真假迄今無從考證,但說明羅永浩很早就認識到從友商轉化用戶的重要意義。
中國手機市場一直處于過度競爭之中,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2014年的445家手機企業(yè)到2015年只剩下309家,今年Q1的情況更不容樂觀,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增長了4.3%,而中國僅增長了1%,市場格局已有固化之勢。
堅果pro的放量完全指望錘友的貢獻并不現實,老羅就表示超過20美元的東西不存在粉絲效應,“一個偶像的腦殘粉買一兩千塊的東西,在商業(yè)上成功的例子幾乎沒有”。
在中國手機從增量轉向存量的窗口期,錘子手機也不太可能指望用一場相聲晚會就發(fā)掘到足以支撐商業(yè)模式的海量新增用戶。
所以堅果pro最靠譜的潛在用戶還是在友商那里。
來自中國移動終端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用戶換機時選擇原品牌的概率為18%,在三四五線城市,忠誠度最低的品牌分別是HTC、中興、聯想和酷派,忠誠度最高的分別是蘋果、華為、VIVO和OPPO,以堅果pro的定位來說,爭搶二三線國產手機品牌可能流失的份額可謂是順理成章。
另據《2016今日頭條手機終端換機用戶大數據洞察報告》,國產手機品牌留存用戶會轉投友商的主要是兩個群體,18-23歲的年輕女性,31-40歲的男性用戶,爭取這兩個群體對堅果意義非凡。
老羅在發(fā)布會上強調了堅果pro的拍照功能特別是夜拍、暗拍的優(yōu)化,超長續(xù)航,高顏值的雙色拼接設計,都在刻意迎合著特定的消費群體。
但問題是錘子手機還有機會晉升一線品牌嗎?
歷時數個小時的發(fā)布會其實也給出了答案: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老羅基本放棄了出貨量模式,堅果作為走量產品在硬件上沒有太多震撼,工業(yè)設計也被相對弱化,競爭力全面轉向依托Smartisan OS可以獲取的功能更新,但這些看上去聰明的小玩藝在推動受眾形成購買行為時有多大作用,前景并不樂觀,這表現在它們適用的場景太過小眾而細分,所提升的微小體驗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才能獲得,這就要求堅果pro有足夠數量級的嘗鮮用戶通過口碑進行大量安利,羅永浩在發(fā)布會上也生怕聽眾理解不能,演示時一再追問:明白了吧?聽懂了吧?
但老羅越是醉心于這些奇伎淫巧、自得其樂的創(chuàng)意,錘子手機的小眾化趨勢就越發(fā)明顯,越游離于主流手機的競爭格局之外,錘子科技現時的戰(zhàn)略可以概括為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況下通過增強交互體驗創(chuàng)造更多的附加值,說明羅永浩對利潤的重視超過了對出貨量的渴求,未來錘子的定位更多是保守價格策略下的小清新手機。
而最大的變化還是羅永浩自己。
堅果手機甘愿扮演iphone充電寶的角色,這在以往絕無可能,也讓錘友眼中曾經高調的品牌形象變得面目全非。
發(fā)布會上的老羅放低了姿態(tài),自嘲多于對友商的攻擊,時不時兜售一番江湖哲理,只有在演示語音功能時用錯了話筒,轉身怒斥員工才稍露崢嶸。
作為朋友的老羅是個nice的聊天對象,但作為老板和同事,他的友善度不高,錘子科技的未來不取決于一兩場相聲晚會,而在于“天才產品經理”光環(huán)之下那些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普通員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