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接口概述
——LTE系統(tǒng)總體架構
EPS通過IP連接是用戶通過公共數據網(PDN)接入互聯網,以及提供諸如VoIP等業(yè)務。
一個EPS承載通常具有一定的QoS。一個用戶可建立多個EPS承載,從而具有不同的QoS等級或連接到不同的PDN。
通過幾個承擔不同角色的EPS網元可以實現用戶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保護。整體網絡架構如圖所示,其包括網元和標準化的接口。在高層,該網絡是由核心網(EPC)和接入網(E-UTRAN)組成的。核心網由許多邏輯節(jié)點組成,而接入網基本上只有一個節(jié)點,即與用戶終端(UE)相連的eNode B。所有網元都通過接口相互連接。通過對接口的標準化可滿足眾多供應商產品間的互操作性,從而使運營商可以從不同的供應商獲取不同的網元產品。事實上,運營商可以根據商業(yè)考慮在他們的物理實現上選擇對邏輯網元進行分裂或合并。
——EPC和E-UTRAN間的功能分布如圖所示。下面對EPC和E-UTRAN的網元進行詳細描述
——eNode B實現的功能
——MME實現的功能
——S-GW實現的功能
——P-GW實現的功能
——E-UTRAN地面接口通用協議模型
E-UTRAN接口的通用協議模型如圖所示,適用于E-UTRAN相關的所有接口,即S1和X2接口。E-UTRAN接口的通用協議模型繼承了UMTS系統(tǒng)中UTRAN接口的定義原則,即控制平面與用戶平面相分離,無線網絡層與傳輸層相分離。除了能夠保持控制平面和用戶平面、無線網絡層與傳輸層技術的獨立演進之外,由于具有良好的繼承性,這種定義方法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夠減少LTE系統(tǒng)接口標準化工作的代價。
——控制面協議棧結構
——用戶面協議棧結構
空中接口協議棧分析
無線接口是指終端和接入網之間的接口,簡稱Uu接口,通常我們也稱之為空中接口。無線接口協議主要是用來建立、重配置和釋放各種無線承載業(yè)務的。LTE技術中,無線接口是終端和eNode B之間的接口。無線接口是一個完全開放的接口,只要遵守接口的規(guī)范,不同制造商生產的設備就能夠互相通信。
無線接口協議棧主要分三層兩面,三層包括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兩面是指控制平面和用戶平面。
數據鏈路層被分成3個子層,包括媒體接入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無線鏈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和分組數據匯聚協議(PDCP,Packet Data Converagence Protocol)3個子層。
數據鏈路層同時位于控制平面和用戶平面:在控制平面負責無線承載信令的傳輸、加密和完整性保護;在用戶平面負責用戶業(yè)務數據的傳輸和加密。網絡層是指無線資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層,位于接入網的控制平面、負責完成接入網和終端之間交互的所有信令處理。
——無線空中接口協議架構
...........篇幅有限,更多精彩請關注下方

LTE培訓材料-LTE接口協議分析.pdf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