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里為什么沒有4G信號?
來源:IT時報
IT時報記者 孫妍 吳雨欣
中國地鐵上都是低頭族,一人抱一個手機。外國地鐵上都是看書看報族,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真如鍵盤俠所言,是因為中國人素質沒有外國人高嗎?其實主要原因是,國外地鐵的信號真不如中國好。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是,印度62歲的財政部長到鄉(xiāng)村視察,由于手機沒有信號,不得不爬到樹上打電話。
印度和中國同為人口大國,中國鐵塔公司擁有190萬座鐵塔,印度最大的鐵塔公司只擁有11.8萬座鐵塔,全國也只有42.5萬座鐵塔,中國的鐵塔總數幾乎是印度的4.5倍。
然而,在上海很多地方,竟然還聽到這樣的聲音:
“排了很久的隊,買了杯網紅奶茶,發(fā)現朋友圈發(fā)不出去,真掃興!”
“沒帶現金出門,在商場因為網絡差無法付款,太尷尬!”
“著急給客戶發(fā)郵件,拿出手機一看無網絡連接,掉鏈子!”
這些地方為何沒了信號?是運營商覆蓋的缺失,還是另有其因?《IT時報》記者在上海隨機挑選了酒店、寫字樓、醫(yī)院等六個不同地點,測試4G信號,結果有喜有憂,而網絡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業(yè)主或者物業(yè)公司向電信運營商收取高額進場費,沒有法律做后盾,影響萬千人生活的移動網絡,很多時候“朝不保夕”。
記者實測
三大運營商4G信號PK
12月19日至20日,《IT時報》記者在上海隨機挑選了商場、寫字樓、酒店、醫(yī)院等六個地點,使用測速軟件,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4G網絡進行實地測速,看一看這些租金不菲的寫字樓、代表“上海窗口”的購物廣場、豪華酒店的4G信號到底怎么樣。
第一站 峻嶺廣場:網速猛降30倍
PK結果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
位于南京路與成都路交匯點的峻嶺廣場,是記者實測的第一站,這里東靠上海外灘,毗鄰上海電視臺、人民廣場及上海美術館,吸引了不少公司在這里辦公。
在峻嶺廣場的一樓大廳實際測速下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的4G下載速度分別是36.24Mbps、2.69 Mbps、31.23Mbps。隨后,記者隨著上班的人進入商務樓,網速開始明顯下降,之前還一直堅挺的中國聯通從31.23Mbps猛降到0.19 Mbps,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則分別是36.24Mbps和1.02Mbps,這樣的結果導致中國電信的信號只剩兩格,中國聯通的4G信號直接下切至3G,微信處于“連接中”,記者試了好幾次,軟件才成功顯示出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網絡速度。
概述:從穩(wěn)定性的表現來看,移動4G信號最好,無論是在大廳還是樓宇內表現都不錯,聯通則像是在坐過山車,樓宇內信號并不理想,電信最差,樓宇內無法打開微信。
第二站 恒利國際大廈:連今日頭條都罷工了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峻嶺廣場的不遠處是恒利國際大廈,這棟處于南京西路、淮海中路及人民廣場三大CBD包圍中的高檔寫字樓毫無疑問被記者選為“測速目標”。
在一樓大廳,中國聯通領跑,下載速度達到99.22 Mbps,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分別是27.50 Mbps和17.44Mbps,中國移動稍有遜色。之后,記者分別來到7層與19層測速,中國聯通的網絡開始下降,但看視頻、發(fā)郵件依然無壓力,中國電信網速則下降到1.86Mbps,記者的支付寶打不開、播播TV無法播放視頻,就連今日頭條也罷工了,測速軟件好幾次因無網絡顯示“延遲測試”。
對于用戶無法上網一事,樓內的服務人員表示并不知情,如果想投訴自己手機無信號,需要用商戶座機打給保安,再由保安轉接給物業(yè),至于轉接后能否改善問題,則是一問三不知。
概述:從下載的速度及穩(wěn)定情況來看聯通表現最好,移動次之,電信信號在這里無論發(fā)微信、看視頻、瀏覽網頁都失敗。
第三站 威斯汀大飯店:20層微信打不開
PK結果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外灘邊上的威斯汀大飯店每天吸引著不少中外游客入住,在 “萬國建筑群”中頭頂“蓮花”的它也成為記者的目標之一。
在威斯汀大飯店的大廳,中國電信的網絡一鳴驚人,下載速度為112.95 Mbps,是中國移動的兩倍、中國聯通的一倍。即使在第二次測速下,中國電信依然保持了108.75 Mbps的好成績,看超高清視頻也很流暢,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則徘徊在20至40 Mbps之間。
隨著樓層越來越高,三家的網速都有所下降,靠近中庭位置時,視頻還可以觀看,若坐在靠里側的咖啡吧用餐,視頻就打不開。到了20層,三家信號弱到爆,甚至無法測速,記者的三個手機都打不開微信,在經歷數次測速失敗后,中國移動終于有了網絡數據,下載速度僅有0.08 Mbps,這樣的網速,定會讓入住酒店的高端用戶大為失望。
12月20日,威斯汀大飯店回復了記者投訴,稱酒店的手機信號由上海的電信運營商進行監(jiān)管,信號的好壞跟手機號碼所屬的電信運營商有關,酒店無法單方面控制,會向電信運營商反映這個情況。
概述:在威斯汀大飯店大廳,電信表現最好,速度甚至是其他兩家的倍數,但隨著樓層的升高,三家的4G信號都有所減弱,到20層時三家都非常差,甚至無法測速,更無法使用4G上網。
第四站 正大廣場:沒法在朋友圈“炫”喜茶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陸家嘴商圈的正大廣場,可以說是“上海的窗口”,很難想象在這里竟然發(fā)不出朋友圈。來到正大廣場,記者和熱情的游客一樣,廢了九牛二虎之力買了杯網紅奶茶——喜茶,走進店里擺了各種Pose拍完照竟然發(fā)不出去。
無奈,記者只好走出喜茶,等了好幾分鐘,朋友圈才成功發(fā)送。打開軟件一測速,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可謂一對難兄難弟,下載速度分別是2.26 Mbps與2.25 Mbps,中國聯通則在18.55 Mbps。雖然中國電信的網絡在廣場6樓網速一度達到48.71 Mbps,但沒過多久,記者便發(fā)現,自己的微信無法連接服務器、支付寶打不開、想團購個優(yōu)惠券付款也不行,從7樓走到2樓,一條語音消息才成功發(fā)出,體驗極差。
概述:聯通信號最好,移動次之,而電信一度出現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寶、打不開網頁的情況。在五樓發(fā)朋友圈,雖然移動有延遲,但還是成功發(fā)出。
第五站 中環(huán)百聯:手機付停車費,沒門!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電信>中國移動
中環(huán)百聯商場靠近居民密集的大華社區(qū),是周邊幾大社區(qū)居民逛街吃飯的首選商場。記者在二樓中庭、三樓東方商廈、四樓星巴克分別測試了三家運營商的4G信號,都表現良好,打開大眾點評找個餐廳,用支付寶、微信付個款都不成問題。
但是,開車離開時,交停車費成了一個問題,地下停車場各處都張貼著使用“掃支付寶、微信,繳停車費”的告示,但當記者用三部手機分別嘗試繳納時,發(fā)現中國移動開始“掉鏈子”,下載速度降到了4.8 Mbps,在某些角落甚至都打不開支付寶付費頁面。當記者驅車離開時,已繳費車道空無一人,人工繳費車道卻排起了長龍。
概述:聯通4G信號表現最好,電信次之,移動最差,特別是在停車場地下室,移動信號比較微弱,刷微信、開視頻、付停車費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卡頓和延遲。
第六站 中山醫(yī)院:外賣都不好訂
PK結果 中國聯通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
除了商場、酒店、寫字樓以外,醫(yī)院是用戶對網速較為敏感的地點,因為往往等待就診的時間都很漫長。同時,如今醫(yī)院紛紛開通了網上的預約掛號和交費窗口,給線下窗口減壓。但記者在中山醫(yī)院東院一樓門診區(qū)、十樓住院部測試發(fā)現,中國電信的4G信號表現最差,下載速度都在1.15-1.25 Mbps之間。在十樓住院部,每天不間斷地有病人或家屬訂的外賣送到護士站,外賣小哥已經成了住院部的?。護士向記者反映,她自己也用兩部手機,在住院部,電信4G網絡體驗確實比其他兩家差一些。
概述:聯通4G信號表現最好,移動次之,電信最差,特別是在東院一樓門診部,電信4G信號比較微弱,刷微信有一定延遲。
第七站 運營商客服熱線:“網絡在升級請耐心等待”
PK結果 中國電信 >中國聯通>中國移動
在對上述地點進行實地測速后,12月20日,記者根據測速結果撥打了三家運營商的客服電話反映情況。
中國電信客服在了解情況后,將記者的電話轉接到了相關部門,該部門的客服人員詳細記錄了網絡并不理想的地址與記者的電話,并表示會派專人到上述地址測試。兩個小時后,記者接到測試人員的電話,測試人員稱用戶可與工作人員一同前往測試,如果用戶沒時間,他們會盡快測試,將測試結果反饋給用戶。
中國聯通客服則告訴記者,會在一周內安排測試。
無論記者反映哪處地址的網絡不好,中國移動客服的回答是統(tǒng)一的:“我們正在2G 、3G升4G,等4G基站都建好,網絡自然就好了,請耐心等待!睕]有任何轉接給相關測試部門的意思。
記者調查
4G信號為何消失?物業(yè)“漫天要價”擋住信號
對于用戶投訴的網絡信號差問題,大樓物業(yè)方給出的回應,往往是網絡信號不好找運營商。但是,4G信號的消失,僅僅是運營商沒有做好網絡覆蓋和優(yōu)化嗎?《IT時報》記者深入調查,物業(yè)進場費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進場費上漲近5倍 三次談判未果竟然斷電
在記者實測的六個地點中,竟然有一半以上的物業(yè)或者業(yè)主都與運營商有過進場費的糾紛。一家運營商的移動網絡優(yōu)化負責人向《IT時報》記者還原了其中一個商場的糾紛過程:合同到期后,業(yè)主突然將租金上漲了近5倍,而這個價格是附近商圈均價的近6倍。運營商多次主動與業(yè)主協商租金問題,但對方一直不松口,合同的續(xù)簽一再擱置。
5個月前,業(yè)主突然將該運營商的電信設備全部斷電,要求簽好新合同后再通電。無奈之下,運營商只能將商場里的電信設備搬到附近的機房,不再租用商場的機房。
幾個月來,運營商與業(yè)主方談判三回無果,4G信號就此消失。
為了讓信號全覆蓋 運營商無奈讓步
進場費并不是一個新問題,這只“攔路虎”,讓很多運營商的基站和室內分布站點都成了難啃的“骨頭站”。為了做好網絡覆蓋,運營商往往會做出讓步,這又助長了進場費一年年攀升。
在《IT時報》記者實測的一個商場,三家運營商的網絡表現都較好,但在用戶的一片叫好聲背后,是運營商做出的讓步。這個商場原先也上演過租金突漲,業(yè)主威脅拉電的一幕,最后,運營商只能將移動業(yè)務和寬帶業(yè)務捆綁起來,給同一家業(yè)主承接,才得以達成和解。
“我們也很無奈,如果不答應業(yè)主的條件,我們就做不好網絡覆蓋。如果答應了業(yè)主的條件,就有可能給其他商場起了不好的帶頭作用,引起租金普遍高漲的惡性循環(huán)!鄙鲜鲞\營商移動網絡優(yōu)化員工向《IT時報》記者坦言,“我們每年的網絡優(yōu)化費用是一定的,每處站點的成本是有上限的。”
從運營商成本測算的商業(yè)角度來看,一處站點的租金成本上漲,必然會降低其他站點的預算。打個比方,如果在該處建一個站點的成本,相當于在附近其他地方建三個站點的成本,那么從覆蓋人群的廣度上來說,運營商當然會選擇后者。
“運營商沒有義務做到100%的覆蓋,”通信專家付亮認為,中國運營商進商業(yè)樓宇做深度覆蓋,其實帶有一定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公益性質,在美國等純市場經濟的國家,業(yè)主如果開出高昂進場費的條件,運營商會直接拒絕進入。
在通信專家陳志剛看來,商場漫天要價,是只顧眼前利益的短視行為,如果三家運營商都態(tài)度強硬,不進商場,在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如此發(fā)達的今天,還有誰會來商場吃飯逛街?商場并沒有意識到網絡已經成為一個必要的基礎設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和運營商的利益其實是一致的!昂诵膯栴}還是一個,運營商的網絡是商業(yè)的?還是公益的?”陳志剛總結道。
鐵塔公司入局 對進場費說“不”
鐵塔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為了讓運營商從三家競爭,變成一家建設三家共享,不僅免去三家運營商不必要的內耗,也讓網絡具備了與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同等的地位。
鐵塔公司成立沒多久,一家房地產開發(fā)商鐵獅門就主動上門找上海鐵塔,愿意出資100萬元購買鐵塔公司的室內分布項目服務,用于上海尚浦名邸這一高端新建樓盤中。項目建設中,鐵獅門還免費裝修機房,并把機房給上海鐵塔免費使用10年。開發(fā)商將通信服務作為交房的基礎服務,而不是借機收取進場費,這在以前三家運營商各自為戰(zhàn)時代,是無法想象的。開發(fā)商看中上海鐵塔,是因為三家運營商不用競價入場,縮短了談判、服務和建設的流程,也節(jié)省了建設資金。
此外,鐵塔集團總部相關人士還向《IT時報》記者透露了一個新的動向,鐵塔公司已經著手與房地產開發(fā)商戰(zhàn)略合作,將通信基礎設施融入地產的整體規(guī)劃,同步規(guī)劃、同步設計、同步實施,讓信息網絡成為像水電一樣的社區(qū)基礎設施。
目前,這個計劃已經率先在廣東落地,廣東鐵塔公司與廣東保利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接下來,鐵塔公司總部將牽頭與萬科、恒大、碧桂園等房地產開發(fā)商開展戰(zhàn)略合作。
記者觀察
對進場費說“不” 還得法律撐腰
鐵塔公司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讓三家運營商在進場費談判上,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但在陳志剛看來,鐵塔公司的成立,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物業(yè)漫天要價的局面,問題的核心在于,沒有強制性的法律規(guī)定,需要物業(yè)來配合通信基礎設施的進入,商場不配合運營商,也不會違法。
那么,網絡究竟能否像水電煤一樣成為物業(yè)的基礎設施呢?
早在2007年,當時的信息產業(yè)部和建設部聯合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住宅小區(qū)及商住樓通信管線及通信設施建設的通知》,規(guī)定通信基礎設施為住宅小區(qū)和商住樓的驗收標準之一。
通知中重點提到,住宅小區(qū)和商住樓應同步建設規(guī)劃通信管道,預留安裝通信設備的機房,統(tǒng)一納入建設項目概算,并作為項目配套設施統(tǒng)一移交。設計審批核發(fā)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時,建設項目竣工后接入公用電信網前,相關部門都要嚴格把關。同時,也不允許房地產開發(fā)商、物業(yè)與運營商簽訂壟斷性協議,限制其他運營商的接入。
但是,商場、寫字樓等商業(yè)樓宇的情況比住宅更為復雜,相關部門并沒有進一步出臺相關的規(guī)范,所以商業(yè)樓宇的進場費就成了歷史遺留問題。
近年來,李克強總理提出“提速降費”的要求,各地方政府對網絡建設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機場、地鐵等涉及國計民生的公共場所,電信運營商面臨的進場費問題有了一定的改善。
此前,青島鐵塔公司曾公布,在其統(tǒng)一協商下,每年可為每家通信運營商免除地鐵進場費、空間場地占用費、維修配合費近200萬元。
通信專家項立剛談到,如果政府相關部門能出一個指導價格,那電信運營商無異拿到了“尚方寶劍”,但其中牽扯到物業(yè)和業(yè)主的人力開支、物料、裝修成本等,難以詳細核算。所以,只能期待網絡像水電煤一樣成為物業(yè)的基礎設施來驗收。
今年,廣東湛江市政府與各縣市區(qū)簽訂責任書,要求存量基站保有量達99%,全年轄區(qū)內存量基站逼遷率不超過1%。市政府還將對落實不到位、措施不力的單位進行問責并通過媒體公布。在責任書簽署的第二天,因為續(xù)約租金猛漲,談判9個月無果的觀海長廊基站(政府事業(yè)單位物業(yè))成功續(xù)簽。
電信運營商能否站直腰桿對進場費說“不”,還要仰仗于政府有關部門在法律法規(guī)上的推進。
。↖T時報見習記者 劉慧瑩 陳興華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