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5G的聲量越來越大,但它依然不能阻止電信行業(yè)整體下滑的趨勢。據調研機構IHSMarkit估算,2017年全球電信資本支出同比下降1.8%,中國的電信資本支出下降了13%。
寒冬之下,無論是運營商還是通信設備廠商都在尋找新的增長點,而MWC(世界移動大會)作為全球移動通信行業(yè)的風向標,毫無疑問代表了移動通信行業(yè)未來一年的發(fā)展方向。尤其是在2018年這個時間點上,作為5G商用前的沖刺元年,各家廠商展示的產品也將成為日后5G發(fā)展的墊腳石。
在華為2018MWC預溝通會上,華為常務董事、戰(zhàn)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對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表示,面向智能社會,運營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需要從內到外不斷突破各種傳統(tǒng)和約束邊界,才能獲得可持續(xù)的商業(yè)增長。而對于華為來說也是如此。“雞蛋從外向內打破是煎蛋,從內向外突破是新生命!毙煳膫フf。
在上述會議上,華為對外宣布了即將發(fā)布基于NSA的5G商用版本,并推出包含商用CPE在內的全套5G商用設備。同時,華為表示,人工智能作為一種通用技術,已經融入華為的云、管、端的各種解決方案中,提升華為自己內容效率的同時,正在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未來的智能全云化網絡可以使全網的效率提升100倍。
AI的滲入
當人工智能紛紛被科技巨頭視為下一場技術革命的核心時,華為,這個位于南方的科技巨擘也在悄然布局。
但對于人工智能的邊界,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有著自己清晰的投資邏輯,在此前的一場內部演講中,任正非強調,人工智能是服務管理網絡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華為在全球網絡中占有1/3的份額,所以人工智能首先要聚焦主航道,先不做邊界外的事情,也不做社會上的小產品。在他看來,在人工智能支持下,五年以后把華為自己的(服務)問題解決了,人工智能水平又是世界一流。
而如今,在華為內部,人工智能的身影無處不在。
“分析顯示70%的重大網絡故障是誤操作等人為原因造成的,基于大數據和AI的華為數字化運營運維解決方案,可以對高達60%的網絡故障進行預測,從而將客戶網絡故障率降低20%,在用戶體驗變差之前,網絡就已經預測到并做了相應的調整!毙煳膫τ浾哒f。
徐文偉補充道,“4G網絡中有200多個參數需要配置,有經驗的工程師需要2周以上,到5G網絡中,需要調整的參數有10000多個,即使有經驗的工程師都需要配置優(yōu)化1個月左右,華為無線智能(WI)解決方案,通過自學習、虛擬柵格等技術可以把網絡參數的配置降低到天級!
徐文偉說,諾亞方舟實驗室是華為旗下專注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挖掘的研究機構,基于華為巨大的網絡存量,現階段人工智能也在被用于業(yè)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以運營商業(yè)務為例,對運營商來說,如果5G是技術布局,那么視頻則將成為新的主要業(yè)務,運營商將進入視頻為王時代,垂直行業(yè)數字化將給運營商帶來萬億級美元的空間!昂唵蝸碚f,系統(tǒng)可以實現自適應、自優(yōu)化和自修復,實時采集各種數據情況,根據數據實時作出調整,消除卡頓,修復系統(tǒng)故障!比A為P&Smarketing與解決方案部總裁張順茂表示,華為將展示Atlas異構服務器,可以稱為視頻云超強算力之王,在1000億張圖片中找到一張想要的圖片僅需一秒。
沖刺5G
新的一年,華為給運營商業(yè)務、企業(yè)業(yè)務和消費者業(yè)務分別定下了450億美元、106億美元和441億美元的銷售目標,另外其他業(yè)務還有25億美元的年度目標,或與云BU相關。
可以看到,華為在長期以來的基本盤電信基礎設施市場上逐漸觸及到了“天花板”,曾經占據大半收入的情況已經不再。也正因此,這家公司不斷擴大戰(zhàn)線,從CT走向IT,從運營商市場走向企業(yè)、消費者市場。
一方面經濟氣候制約嚴重,另一方面當前正處于4G與5G之間的投資周期波谷,現今的電信基礎設施市場整體情況并不景氣。IHSMarkit估算,2017年全球電信資本支出同比下降1.8%,中國的電信資本支出下降了13%。
徐文偉對記者表示,面向智能社會,運營商依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需要從內到外不斷突破各種傳統(tǒng)和約束邊界,才能獲得可持續(xù)的商業(yè)增長。第一,突破能力邊界,使自身和全行業(yè)從數字化走向智能化;第二,突破連接邊界,服務更多的對象,實現無限可能;第三,突破商業(yè)邊界,不斷創(chuàng)新業(yè)務類型和商業(yè)模式;精耕細作、改善商業(yè)成果;第四,突破體驗邊界,對內對外全面落實ROADS體驗;第五,突破合作邊界,打造開放、協(xié)同、共享的多層次生態(tài)體系。“雞蛋從外向內打破是煎蛋,從內向外突破是新生命”。運營商只有實現從內向外的突破,才能走向更美好的未來。對于華為也是如此,如果被別人從外界打破,就成了“煎蛋”,就會逐漸消失。
記者從華為的一位內部人士處了解到,面對變革,運營商過去的態(tài)度是拒絕合作,后來變成了部分合作,而到了現在是全面合作。而5G對于通信行業(yè),是必須要抓住的機會。
據記者了解,2017年華為的研發(fā)投資超過120億美元,全球排名第六。華為稱未來將持續(xù)保持研發(fā)的高投入,預計每年的投入規(guī)模將在100億~200億美元左右,而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會投入到5G上面。
華為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在上述會議上對記者表示,華為對5G研發(fā)投入早、力度大。記得2009年,華為宣布6億美元研究的費用,而在去年又宣布投入約40億元人民幣專門用于5G產品研發(fā)。
談及下一步規(guī)劃,楊超斌表示,華為將于2018年推出面向商用的全套5G網絡設備。2019年,華為將推出支持5G的麒麟芯片和智能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