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友貼圖和看圖,請到此版 勿發(fā)違規(guī)圖片
C友交流開心笑話的區(qū)域 樂一樂,就在開心吧
分享你的心情和通信生活 C友交流心情的地方
招聘,求職,職業(yè)交流 討論通信人的職場前景
1. 看完這個文,你還會不會無知地高喊快快造出“愛國芯” 報人劉亞東 1周前
在中國和“外國”這兩國的較量中,究竟哪一國更占上風?有說中國吊打外國,有說外國輕松把中國摁在地上摩擦,雙方都列舉了林林總總的例子,整得我們吃瓜群眾一臉懵逼。中間派肯定說兩國各有利弊,但這結(jié)論雖然正確卻沒啥營養(yǎng)。想要在這個話題上顯得有見識,得先搞明白啥是技術(shù)?
01.核心技術(shù),到底是個啥?把技術(shù)分分類,第一類姑且叫“可山寨技術(shù)”,或者叫“純燒錢技術(shù)”,有人喜歡往左邊燒,有人喜歡往右邊燒,于是就燒出了不同的應用技術(shù)。這本質(zhì)上是用舊技術(shù)整合出新玩意兒,比如,美帝登月的土星五號,中國的跨海大橋,小胡子的鼠式坦克,甚至包括長城和埃及金字塔。打個比方,這有點像吉尼斯紀錄:最長的頭發(fā),最長的指甲,等等……這類東西,只要錢到位,擱誰都燒的出,關(guān)鍵看有沒有需求,所以這些也可以叫應用技術(shù)。 比如上圖這種架橋機,幾個工業(yè)大國都能搞,但搞出來只能當玩具,只有中國搞出來才賺錢。我國在經(jīng)濟發(fā)展起來之后,迸發(fā)出海量需求,推動各種燒錢的應用技術(shù)井噴,賺了錢又可以孜孜不倦地完善各種細節(jié),于是,可以不吹牛的說,中國的應用技術(shù)已經(jīng)和整個外國平起平坐。第二類技術(shù)暫且叫“不可山寨技術(shù)”,或者叫“燒錢燒時間技術(shù)”,任何牛逼設備,你拼命往細拆,最終發(fā)現(xiàn)都是材料技術(shù)。做材料和做菜差不多,番茄炒蛋的成分可以告訴你,但你做的菜就是沒我做的好吃,這就是核心技術(shù)。除了生物醫(yī)學之外,核心技術(shù)說到底就是材料技術(shù),看一串例子:發(fā)動機,工業(yè)皇冠上的明珠,是我國最遭人詬病的短板。其核心技術(shù)說白了就是渦輪葉片不夠結(jié)實,油門踩狠了就得散架,無論是航天發(fā)動機、航空發(fā)動機、燃氣輪機,只要帶個“機”字,我們腰桿都有點軟。材料技術(shù)除了燒錢、燒時間,有時還要點運氣。還是以發(fā)動機為例:金屬錸,這玩意兒和鎳混一混,做出的渦輪葉片吊炸天,錸的全球探明儲量大約2500噸,主要分布在歐美,70%用來做發(fā)動機渦輪葉片,這種戰(zhàn)略物資,妥妥被美帝禁運。前幾年在陜西發(fā)現(xiàn)一個儲量176噸的錸礦,可把國人樂的,馬上拼了老命燒錢,這幾年苦逼生活才有了起色。 稀土永磁體,就是用稀土做的磁鐵,能一直保持磁性,用處大大的。高品位稀土礦大多分布在中國,所以和“磁”相關(guān)的技術(shù),我們比美帝還能嘚瑟,比如核聚變、太空暗物質(zhì)探測等。據(jù)說,我國前幾年也對美帝禁運,逼得美帝拿錸交換,外加陜西安徽刨出來的那點錸,J20的發(fā)動機才算有些眉目。 作為“工業(yè)之母”的高端機床,我們基本和男國足一個水平,只能仰望日本德國瑞士。材料是最大的限制之一,比如,高速加工時,主軸和軸承摩擦產(chǎn)生熱變形,導致主軸抬升和傾斜,還有刀具磨損,等等,所以對加工精度要求極高的活,國人還是望“洋”興嘆。 光學晶體,我國的部分產(chǎn)品還能對美帝實施禁運,所以和光相關(guān)的技術(shù)都不弱,比如激光武器、量子通信。氣動外形,得益于錢學森那輩人的積淀,與之相關(guān)的技術(shù)也是杠杠的。 如果我們繼續(xù)羅列,就會發(fā)現(xiàn),應用寬泛的基礎性材料,中國還是落后外國,應用相對較窄的細分領域,中國逐漸領跑。下面,重點來了!這種關(guān)鍵核心材料,全球總共約130種,也就是說,只要你有了這130種材料,就可以組裝出世界上已有的任何設備,進而生產(chǎn)出已有的任何東西。人類的核心科技,某種程度上說,指的就是這130種材料,其中32%國內(nèi)完全空白,52%依賴進口,在高端機床、火箭、大飛機、發(fā)動機等尖端領域比例更懸殊,零件雖然實現(xiàn)了國產(chǎn),但生產(chǎn)零件的設備95%依賴進口。這些可不是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而是工信部2018年7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還新鮮著呢。核心材料技術(shù),說一句“外國仍把中國摁在地上”,一點都不過分。這其實很容易理解,畢竟發(fā)家時間不長,而材料技術(shù)不但要燒錢,更要燒時間。這里得強調(diào)一下,應用技術(shù)并不比核心技術(shù)次要,它需要資金、需求和社會實際情況的結(jié)合,雖然外國有能力燒,但也許一輩子都沒機會燒。這兒肯定有人抬杠了:人家只是不愿意燒,不然分分鐘秒殺你!呵呵,如果強行燒錢,后果參照老毛子。磨嘰半天,該回正題了,半導體芯片之所以難,是因為它不但涉及海量燒錢的應用技術(shù),還有眾多燒錢燒時間的材料技術(shù)。為了便于大家理解,這話得從原理說起。
02.芯片原理和量子力學很多人覺得量子力學只是一個數(shù)學游戲,沒有應用價值,呵呵,下面咱給計算機芯片尋個祖宗,請看示范:導體,咱能理解,絕緣體,咱也能理解,我們第一次被物理整懵的,怕是半導體了,所以先替各位的物理老師把這債還上。原子組成固體時,會有很多相同的電子混到一起,但量子力學認為,2個相同電子沒法待在一個軌道上。于是,為了讓這些電子不在一個軌道上打架,很多軌道就分裂成了好幾個軌道,這么多軌道擠在一起,不小心挨得近了,就變成了寬寬的大軌道。這種由很多細軌道擠在一起變成的寬軌道就叫能帶。有些寬軌道擠滿了電子,電子就沒法移動,有些寬軌道空曠的很,電子就可自由移動。電子能移動,宏觀上表現(xiàn)為導電,反過來,電子動不了就不能導電。好了,我們把事情說得簡單一點,不提“價帶、滿帶、禁帶、導帶”的概念,準備圈重點!有些滿軌道和空軌道挨的太近,電子可以毫不費力從滿軌道跑到空軌道上,于是就能自由移動,這就是導體。一價金屬的導電原理稍有不同。但很多時候兩條寬軌道之間是有空隙的,電子單靠自己是跨不過去的,也就不導電了。但如果空隙的寬度在5ev之內(nèi),給電子加個額外能量,也能跨到空軌道上,跨過去就能自由移動,也就是導電。這種空隙寬度不超過5ev的固體,有時能導電有時不能導電,所以叫半導體。如果空隙超過5ev,那基本就得歇菜,正常情況下電子是跨不過去的,這就是絕緣體。當然,如果是能量足夠大的話,別說5ev的空隙,50ev都照樣跑過去,比如高壓電擊穿空氣。如果你想進行1+1的加法運算,其電路的復雜程度就已經(jīng)超過了99%的人的智商了,即便本僧親自出手,設計電路的運算能力也抵不過一副算盤。直到有一天,有人用18000只電子管,6000個開關(guān),7000只電阻,10000只電容,50萬條線組成了一個超級復雜的電路,誕生了人類第一臺計算機,重達30噸,運算能力5000次/秒,還不及現(xiàn)在手持計算器的十分之一。不知道當時的工程師為了安裝這堆電路,腦子抽筋了多少回。 接下來的思路就簡單了,如何把這30噸東西,集成到指甲那么大的地方上呢?這就是芯片。
03.芯片制造與中國技術(shù)為了把30噸的運算電路縮小,工程師們把多余的東西全扔了,直接在硅片上制作PN結(jié)和電路。下面從硅片出發(fā),說說芯片的制作過程和中國所處的水平。第一:硅 把這玩意兒氯化了再蒸餾,可以得到純度很高的硅,切成片就是我們想要的硅片。硅的評判指標就是純度,你想想,如果硅里有一堆雜質(zhì),那電子就別想在滿軌道和空軌道之間跑順暢。太陽能級高純硅要求99.9999%,這玩意兒全世界超過一半是中國產(chǎn)的,早被玩成了白菜價。芯片用的電子級高純硅要求99.999999999%(別數(shù)了,11個9),幾乎全賴進口,直到2018年江蘇的鑫華公司才實現(xiàn)量產(chǎn),目前年產(chǎn)0.5萬噸,而中國一年進口15萬噸。難得的是,鑫華的高純硅出口到了半導體強國韓國,品質(zhì)應該還不錯。不過,30%的制造設備還得進口……高純硅的傳統(tǒng)霸主依然是德國Wacker和美國Hemlock(美日合資),中國任重而道遠。第二:晶圓硅提純時需要旋轉(zhuǎn),成品就長這樣: 所以切片后的硅片也是圓的,因此就叫“晶圓”。這詞是不是已經(jīng)有點耳熟了? 切好之后,就要在晶圓上把成千上萬的電路裝起來的,干這活的就叫“晶圓廠”。各位拍腦袋想想,以目前人類的技術(shù),怎樣才能完成這種操作?用原子操縱術(shù)?想多了,朋友!等你練成御劍飛行的時候,人類還不見得能操縱一個一個原子組成各種器件。晶圓加工的過程有點繁瑣。首先在晶圓上涂一層感光材料,這材料見光就融化,那光從哪里來?光刻機,可以用非常精準的光線,在感光材料上刻出圖案,讓底下的晶圓裸露出來。然后,用等離子體這類東西沖刷,裸露的晶圓就會被刻出很多溝槽,這套設備就叫刻蝕機。在溝槽里摻入磷元素,就得到了一堆N型半導體。完成之后,清洗干凈,重新涂上感光材料,用光刻機刻圖,用刻蝕機刻溝槽,再撒上硼,就有了P型半導體。實際過程更加繁瑣,大致原理就是這么回事。有點像3D打印,把導線和其他器件一點點一層層裝進去。 這塊晶圓上的小方塊就是芯片。芯片放大了看就是成堆成堆的電路,這些電路并不比那臺30噸計算機的電路高明,最底層都是簡單的門電路。只是采用了更多的器件,組成了更龐大的電路,運算性能自然就提高了。據(jù)說這就是一個與非門電路: 提個問題:為啥不把芯片做的更大一點呢?這樣不就可以安裝更多電路了嗎?性能不就趕上外國了嘛?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答案出奇簡單:錢!一塊300mm直徑的晶圓,16nm工藝可以做出100塊芯片,10nm工藝可以做出210塊芯片,于是價格就便宜了一半,在市場上就能死死摁住競爭對手,賺了錢又可以做更多研發(fā),差距就這么拉開了。說個題外話,中國軍用芯片基本實現(xiàn)了自給自足,因為咱不計較錢嘛!可以把芯片做的大大的。另外,越大的硅片遇到雜質(zhì)的概率越大,所以芯片越大良品率越低?偟膩碚f,大芯片的成本遠遠高于小芯片,不過對軍方來說,這都不叫事兒。 可別把“龍芯”和“漢芯”混為一談第三:設計與制造用數(shù)以億計的器件組成如此龐大的電路,想想就頭皮發(fā)麻,所以芯片的設計異常重要,重要到了和材料技術(shù)相提并論的地步。一個路口紅綠燈設置不合理,就可能導致大片堵車。電子在芯片上跑來跑去,稍微有個PN結(jié)出問題,電子同樣會堵車。這種精巧的線路設計,只有一種辦法可以檢驗,那就是:用!大量大量的用!現(xiàn)在知道芯片成本的重要性了吧,因為你不會多花錢去買一臺性能相同的電腦,而芯片企業(yè)沒了市場份額,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huán)。正因為如此,芯片設計不光要燒錢,也需要時間沉淀,屬于“燒錢燒時間”的核心技術(shù)。既然是核心技術(shù),自然就會發(fā)展出獨立的公司,所以芯片公司有三類:設計制造都做、只做設計、只做制造。半導體是臺灣少有的仍領先大陸的技術(shù)了,基于兩岸實質(zhì)上的分治狀態(tài),所以中國大陸和臺灣暫且分開表述。早期的設計制造都是一塊兒做的,最有名的: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日本東芝、意大利法國的意法半導體;中國大陸的:華潤微電子、士蘭微;中國臺灣的:旺宏電子等。外國、臺灣、大陸三方,最落后的就是大陸,產(chǎn)品多集中在家電遙控器之類的低端領域,手機、電腦這些高端芯片幾乎空白! 后來隨著芯片越來越復雜,設計與制造就分開了,有些公司只設計,成了純粹的芯片設計公司。如,美國的高通、博通、AMD,中國臺灣的聯(lián)發(fā)科,大陸的華為海思、展訊等。挨個點評幾句。大名鼎鼎的高通就不多說了,世界上一半手機裝的是高通芯片;博通是蘋果手機的芯片供應商,手機芯片排第二毫無懸念;AMD和英特爾基本把電腦芯片包場了。臺灣聯(lián)發(fā)科走的中低端路線,手機芯片的市場份額排第三,很多國產(chǎn)手機都用,比如小米、OPPO、魅族。不過最近被高通干的有點慘,銷量連連下跌。華為海思是最爭氣的,大家肯定看過很多故事了,不展開。除了通信芯片,海思也做手機用的麒麟芯片,市場份額隨著華為手機的增長排進了前五。個人切身體會,海思芯片的進步真的相當不錯。展訊是清華大學的校辦企業(yè),比較早的大陸芯片企業(yè),畢竟不能被人剃光頭吧,硬著頭皮上,走的是低端路線。前段時間傳出了不少危機,后來又說是變革的開始,過的很不容易,和世界巨頭相差甚多。大陸還有一批芯片設計企業(yè),晨星半導體、聯(lián)詠科技、瑞昱半導體等,都是臺灣老大哥的子公司,產(chǎn)品應用于電視、便攜式電子產(chǎn)品等領域,還挺滋潤。 還有一類只制造、不設計的晶圓代工廠,這必須得先說臺灣的臺積電。正是臺積電的出現(xiàn),才把芯片的設計和制造分開了。2017年臺積電包下了全世界晶圓代工業(yè)務的56%,規(guī)模和技術(shù)均列全球第一,市值甚至超過了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半導體企業(yè)。晶圓代工廠又是臺灣的天下,除了臺積電這個巨無霸,臺灣還有聯(lián)華電子、力晶半導體等等,連美國韓國都得靠邊站。大陸最大的代工廠是中芯國際,還有上海華力微電子也還不錯,但技術(shù)和規(guī)模都遠不及臺灣。不過受制于臺灣詭譎的社會現(xiàn)狀,臺積電開始布局大陸,落戶南京。這幾年臺資、外企瘋狂在大陸建晶圓代工廠,這架勢和當年合資汽車有的一拼。 大陸的中芯國際具備28nm工藝,14nm的生產(chǎn)線也在路上,可惜還沒盈利。大家還是愿意把這活交給臺積電,臺積電幾乎拿下了全球70%的28nm以下代工業(yè)務。美國、韓國、臺灣已具備10nm的加工能力,最近幾個月臺積電剛剛上線了7nm工藝,穩(wěn)穩(wěn)壓過三星,首批客戶就是華為的麒麟980芯片。這倆哥們兒早就是老搭檔了,華為設計芯片,臺積電加工芯片。說真的,如果大陸能整合臺灣的半導體產(chǎn)業(yè),并利用靈活的政策和龐大的市場促進其進一步升級,我們追趕美帝的步伐至少輕松一半。 第四:核心設備芯片良品率取決于晶圓廠整體水平,但加工精度完全取決于核心設備,就是前面提到的“光刻機”。光刻機,荷蘭阿斯麥公司(ASML)橫掃天下!不好意思,產(chǎn)量還不高,你們慢慢等著吧!無論是臺積電、三星,還是英特爾,誰先買到阿斯麥的光刻機,誰就能率先具備7nm工藝。沒辦法,就是這么強大! 日本的尼康和佳能也做光刻機,但技術(shù)遠不如阿斯麥,這幾年被阿斯麥打得找不到北,只能在低端市場搶份額。阿斯麥是唯一的高端光刻機生產(chǎn)商,每臺售價至少1億美金,2017年只生產(chǎn)了12臺,2018年預計能產(chǎn)24臺,這些都已經(jīng)被臺積電三星英特爾搶完了。2019年預測有40臺,其中一臺是給咱們的中芯國際。既然這么重要,咱不能多出點錢嗎?第一:英特爾有阿斯麥15%的股份,臺積電有5%,三星有3%,有些時候吧,錢不是萬能的。第二,美帝整了個《瓦森納協(xié)定》,敏感技術(shù)不能賣。有意思的是,2009年上海微電子的90納米光刻機研制成功(核心部件進口),2010年美帝允許90nm以上設備銷售給中國。后來,中國開始攻關(guān)65nm光刻機,2015年美帝允許65nm以上設備銷售給中國,再后來美帝開始管不住小弟了,中芯國際才有機會去撿漏一臺高端機。不過咱也不用氣餒,咱隨便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銷售額輕松秒殺阿斯麥,哦耶! 重要性僅次于光刻機的刻蝕機,中國的狀況要好很多,16nm刻蝕機已經(jīng)量產(chǎn)運行,7-10nm刻蝕機也在路上了,所以美帝很貼心的解除了對中國刻蝕機的封鎖。在晶圓上注入硼磷等元素要用到“離子注入機”,2017年8月終于有了第一臺國產(chǎn)商用機,水平先不提了。離子注入機70%的市場份額是美國應用材料公司的。涂感光材料得用“涂膠顯影機”,日本東京電子公司拿走了90%的市場份額。即便是光刻膠這些輔助材料,也幾乎被日本信越、美國陶氏等壟斷。 2015年至2020年,國內(nèi)半導體產(chǎn)業(yè)計劃投資650億美元,其中設備投資500億美元,再其中480億美元用于購買進口設備。算下來,這幾年中國年均投入130億,而英特爾一家公司的研發(fā)投入就超過130億美元。論半導體設備,中國,任無比重、道無比遠!第五:封測芯片做好后,得從晶圓上切下來,接上導線,裝上外殼,順便還得測試,這就叫封測。封測又又又是臺灣的天下,排名世界第一的日月光,后面還跟著一堆實力不俗的小弟:矽品、力成、南茂、欣邦、京元電子。大陸的三大封測巨頭,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混的都還不錯,畢竟只是芯片產(chǎn)業(yè)的末端,技術(shù)含量不高。(按:最新的消息,紫光29.18億臺幣入股第一封裝大廠日月光:占股30%)
04.說說我們的中國芯說起中國芯片,不得不提“漢芯事件”。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教授從美國買回芯片,磨掉原有標記,作為自主研發(fā)成果,騙取無數(shù)資金和榮譽,消耗大量社會資源,影響之惡劣可謂空前!以致于很長一段時間,科研圈談芯色變,嚴重干擾了芯片行業(yè)的正常發(fā)展。 硅原料、芯片設計、晶圓加工、封測,以及相關(guān)的半導體設備,絕大部分領域中國還是處于“任重而道遠”的狀態(tài)。那這種懵逼狀態(tài)還得持續(xù)多久呢?根據(jù)“燒錢燒時間”理論,掐指算算,大約是2030年吧!國務院印發(fā)的《集成電路產(chǎn)業(yè)發(fā)展綱要》明確提出,2030年集成電路產(chǎn)業(yè)鏈主要環(huán)節(jié)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yè)進入國際第一梯隊,產(chǎn)業(yè)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當前,中國芯片的總體水平差不多處在剛剛實現(xiàn)零突破的階段,雖然市場份額微乎其微,但每個領域都參了一腳,前景還是可期待的。 05芯片的極限在哪里文末,習慣性抱怨一下人類科技的幼稚。芯片,作為大伙削尖腦袋能達到的最高科技水準,其基礎的能帶理論竟然只是個近似理論,電子的行為仍然沒法精確計算。再往大了說,別看現(xiàn)在的技術(shù)紛繁復雜,其實就是玩玩電子而已,至于其他幾百種粒子,還完全不知道怎么玩!芯片加工精度已經(jīng)到了7nm,雖然三星吹牛說要燒到3nm,可那又如何?你還能繼續(xù)燒嗎?1nm差不多就是幾個原子而已,量子效應非常顯著,近似理論就不好使了,電子的行為更加難以預測,半導體行業(yè)就得在這兒歇菜。燒錢也好,燒時間也罷,燒到盡頭就是理論物理;A科學除了燒錢燒時間,還得燒人,燒的異常慘烈,100個高智商,99個都是墊腳石!工程師可以半道出家,但物理學家必須科班出身,基礎科學在中國被忽視了五千多年,如今每年填報熱度還不如耍戲的。不能光折騰電子了,為了把中微子也用起來,咱趕緊忽悠,哎,不對,是呼吁更多孩子學基礎科學吧!
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
好文
受教了
學習學習一下。!雖然看不懂,學習一下。!
漲知識了
無知無識---有知無識--有知識..要一步步來!
學習了
咱也不用氣餒,咱隨便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銷售額輕松秒殺阿斯麥,哦耶!
賣房興邦,科研誤國.....
很不錯的文章
賣房興邦,科研誤國。
漲知識了,分析的很透徹
您即將訪問的地址是其它網(wǎng)站的內(nèi)容,MSCBSC將不再對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負責,請自行判斷是否繼續(xù)前往
繼續(xù)訪問 取消訪問,關(guān)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