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傳播模型:信道模型也被稱為無線電波傳播模型,它描述了無線電波的(工作)頻率、(覆蓋)距離、環(huán)境和其他功能。 換句話說通道模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粗略概念,就是信號在特定的環(huán)境、發(fā)射機和接收機(已知)高度的情況下(城市,郊區(qū)或農(nóng)村等場景)能夠傳播的距離;

通常建立信道模型就是用來預測無線電信號在環(huán)境、信道衰落、多徑等約束條件下的傳播情況。典型的信道模型預測結果就是無線鏈路或發(fā)射機在有效覆蓋區(qū)域的路徑損耗。
1.5G(NR)信道模型
3GPP TSG第69期會議批準了“6 GHz以上頻譜的信道模型研究”的項目說明。 這項研究項目包括識別高頻率現(xiàn)有資料的現(xiàn)狀 / 期望如頻譜分配、興趣、測量等;以及6GHz~100 GHz頻段的信道模型。
5G蜂窩系統(tǒng)將在500 MHz到100 GHz.的頻率范圍內(nèi)工作。截止目前LTE和Wi-Fi技術的工作頻率低于6GHz,信道模型的設計和評估頻率最高為6GHz。5G系統(tǒng)將在6 GHz以上的頻帶運行現(xiàn)有的信道模型將無效,因此需要為高頻率建立準確的無線電傳播模型,因此需要新的信道模型。
2.5G(NR)信道模型目標
新信道模型可支持最高為100 GHz的5G頻段和基于現(xiàn)有3GPP信道模型及其擴展,5G信道模型要求如下:
· 信道模型支持大規(guī)模天線陣列,特別是在高頻毫米波段,在接入點(AP)和用戶設備(UE)很可能都是2 D和雙極化。
· 新信道模型必須支持100 GHz以下的寬帶頻率范圍。
· 模型需包括多頻帶的聯(lián)合傳播特性及多頻帶評估操作,如低頻和高頻載波聚合配置。
· 新信道模型必須支持大帶寬(最高2GHz) ,單個頻道帶寬可在100 MHz 至2 GHz之間并支持載波聚合
· 新信道模式須支持移動性,特別是信道模式結構應支持每小時500公里的高速移動。
· 移動信道模型應該可擴展到支持設備到設備(D2D)或車輛到車輛(V2V)等場景。
· 新的信道模型必須確保空間/時間/ 頻率的一致性。
· 模型還應確保信道狀態(tài),如室外/室內(nèi)位置的視線(LOS) / 非視線(NLOS)。
3.5G(NR)信道模型方案
3GPP TR38.900有關5G(NR)信道關鍵要點如下:
· 城市微型(UMi)與室外(O2O)和室外(O2I) : 在部署方案中,基站(BS)安裝在周圍建筑物的屋頂水平之下。 UMi開放區(qū)域模型旨在覆蓋現(xiàn)場環(huán)境,如城市或車站廣場。 典型空地的闊度約為50至100米,例如: [ tx 高度: 10米,rx 高度: 1.5至2.5米,ISD: 200米]
· 城市宏觀(Uma)與戶外到戶外(O2O)和戶外到戶內(nèi)(O2I):部署方案中基站安裝高于周圍建筑物的屋頂水平。例如: [ tx 高度: 25米,rx 高度: 1.5-2.5米,ISD: 500米]
· 室內(nèi): 室內(nèi)場景旨在覆蓋到室內(nèi)不同場景,包括辦公環(huán)境和購物中心。 典型辦公環(huán)境包括開放的隔間區(qū)域、有圍墻的辦公室、開放區(qū)域、走廊等;景惭b在天花板或墻壁上,高度為2-3米。購物中心通常有1-5層樓高,可能包括一個由幾層樓共享的開放區(qū)域(或“中庭”)。在走廊和商店的墻壁或天花板上,高度約為3米。例如: [ tx 高度: 2-3米,rx 高度: 1.5米,面積: 500平方米
· 回傳,包括在市區(qū)和街道、峽谷情況下的戶外以上屋頂回傳;在燈柱處放置小型基站。
· D2D/V2V。設備對設備的連接,在開放區(qū)域,街道、峽谷和室內(nèi)場景。V2V是移動設備的特例。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wǎng)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wǎng)白皮書》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 NTN技術白皮書》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wǎng)白皮書》
8、回復“5GX3”免費領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統(tǒng)架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