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解釋
單模光纖具備10 micron的芯直徑,可容許單模光束傳輸,可減除頻寬及振模色散(Modal dispersion)的限制,但由于單模光纖芯徑太小,較難控制光束傳輸,故需要極為昂貴的激光作為光源體,而單模光纜的主要限制在于材料色散(Material dispersion),單模光纜主要利用激光才能獲得高頻寬,而由于LED會發(fā)放大量不同頻寬的光源,所以材料色散要求非常重要。 單模光纖相比于多模光纖可支持更長傳輸距離,在100MBPS的以太網以至這行的1G千兆網,單模光纖都可支持超過5000m的傳輸距離。 從成本角度考慮,由于光端機非常昂貴,故采用單模光纖的成本會比多模光纖電纜的成本高。 單模光纖(SingleMode Fiber, SMF) 如圖 (c),折射率分布和突變型光纖相似,纖芯直徑只有8~10 μm,光線以直線形狀沿纖芯中心軸線方向傳播。因為這種光纖只能傳輸一個模式(兩個偏振態(tài)簡并),所以稱為單模光纖,其信號畸變很小。 幾種單模光纖 G.652單模光纖 滿足ITU-T.G.652要求的單模光纖,常稱為非色散位移光纖,其零色散位于1.3um窗口低損耗區(qū),工作波長為1310nm(損耗為0.36dB/km)。我國已敷設的光纖光纜絕大多數是這類光纖。隨著光纖光纜工業(yè)和半導體激光技術的成功推進,光纖線路的工作波長可轉移到更低損耗(0.22dB/km)的1550nm光纖窗口。 G.653單模光纖 滿足ITU-T.G.653要求的單模光纖,常稱色散位移光纖(DSF=Dispersion Shifled Fiber),其零色散波長移位到損耗極低的1550nm處。這種光纖在有些國家,特別在日本被推廣使用,我國京九干線上也有所采納。美國AT&T早期發(fā)現(xiàn)DSF的嚴重不足,在1550nm附近低色散區(qū)存在有害的四波混頻等光纖非線性效應,阻礙光纖放大器在1550nm窗口的應用。但在日本,將色散補償技術*用于G.653單模光纖線路,仍可解決問題,而且未見有日本的G.655光纖,似屬個謎。 G.655單模光纖 滿足ITU-T.G.655要求的單模光纖,常稱非零色散位移光纖或NZDSF(=NonZero Dispersion Shifted Fiber)。屬于色散位移光纖,不過在1550nm處色散不是零值(按ITU-T.G.655規(guī)定,在波長1530-1565nm范圍對應的色散值為0.1-6.0ps/nm.km),用以平衡四波混頻等非線性效應。商品光纖有如AT&T的TrueWave光纖,Corning的SMF-LS光纖(其零色散波長典型值為1567.5nm,零色散典型值為0.07ps/nm2.km)以及Corning的LEAF光纖。我國的"大寶實"光纖等。
移動通信網 | 通信人才網 | 更新日志 | 團隊博客 | 免責聲明 | 關于詞典 |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