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4月14日,總部位于瑞典的電信設備商愛立信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證實,由于相關企業(yè)對愛立信在中國知識產權許可業(yè)務的投訴,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近日啟動了對愛立信相關許可業(yè)務的調查。愛立信將全力配合此次調查,在調查進行期間不會再做進一步評論。
當天稍早時候有報道稱,近日,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突擊檢查電信設備商愛立信北京辦公室,并進行現場取證。在此之前,業(yè)界傳出多家手機廠商向市場監(jiān)管總局舉報,投訴愛立信在3G和4G標準必要專利(SEP)許可市場存在違反《反壟斷法》的行為。
這也是繼高通反壟斷案之后,國家反壟斷監(jiān)管部門在知識產權許可市場領域發(fā)起的第二次反壟斷調查。
與高通一樣,愛立信也掌握了大量的通訊領域的標準必要專利,為此每年都要收取大筆的知識產權費。
據2015年愛立信披露的信息顯示:愛立信在全球各個國家共申請2G、3G、4G專利超過35000項;愛立信每年知識產權收入約為100億元人民幣。
但作為標準必要專利的持有者,在授權知識產權時必須保持有公平、合理和非歧視(FRAND)的原則。
4月14日,愛立信在聲明中強調,公司基于公平、合理和非歧視(FRAND)的原則,對所擁有的業(yè)內領先的專利組合進行許可,并且始終致力于嚴格遵循這一原則。
參考2013年國家發(fā)改委對高通公司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調查,若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最終確認愛立信違反了反壟斷行為,可能會對愛立信做出一系列處罰。
2013年,國產手機廠商集體向國家發(fā)改委投訴高通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發(fā)改委隨后啟動了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并在2015年對高通反壟斷一案給出調查結論,對高通開出了約10億美元的罰款,另外還責令高通為中國手機廠商使用高通芯片設計的版稅費用設定了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