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消息:5月14日14:30信息產(chǎn)業(yè)部電信經(jīng)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培芳(楊培芳博客,楊培芳新聞,楊培芳說吧)做客新華網(wǎng),就手機資費話題與廣大網(wǎng)友進行在線交流。以下為訪談摘要:
[主持人]:目前手機套餐費有些人評論說是一個變相收費,特別是北京地區(qū),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
[楊培芳]:我想電信資費套餐總體上來講應該大大削減,直至取消,這是我的最重要的觀點。為什么這么說呢?應該說電信資費套餐在我們國家電信歷史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因為一方面原因是我們通過資費套餐的方式變相地降低了移動通信的資費。
第二個原因就是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群體需要,尤其是低端消費者群體的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消費習慣可以增加選擇性,使得更多的人群能夠進入到手機通信網(wǎng)絡當中。當時是起到這樣的作用。但是后來手機套餐大家沒有想到是搞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煩瑣、越來越復雜,這樣就使我們整個手機套餐變了味,同時也不能排除有些電信企業(yè)用手機套餐搞了一些信息不對稱、增加了一些信息不對稱,甚至設計了一些消費陷阱,讓消費者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這樣就使老百姓感覺手機套餐多如牛毛,無所適從,而且經(jīng)常是我選擇了這個套餐,打了多少分鐘用多少錢,結(jié)果到了月頭還沒有打完,結(jié)果就一個勁的打,還有的就是發(fā)現(xiàn)打過了還得多付錢,老百姓也很麻煩。所以我覺得所以套餐還是越少越好。
但是也有的專家提出來資費套餐越多越好,越多越能增加老百姓的選擇余地,實際上他們是按照西方一些營銷大師的理論,認為搞營銷戰(zhàn)略,就是猜透老百姓的心理,你喜歡交這么多的錢我給你搞這個套餐,你喜歡交那么多錢我給你搞那個套餐,這完全是靠西方的營銷戰(zhàn)略體系,結(jié)果還是企業(yè)賺錢,老百姓吃虧,就經(jīng)常像我們看到的商場的打折一樣,你不知道他進的是多少價,所以表面上看好像是老百姓占便宜了,實際上還是經(jīng)營者利益最大化,老百姓吃虧。
前不久“有人”講過,資費套餐把消費者套進去了,企業(yè)自己也套進去了,搞得大家都稀里糊涂,誰也說不請是怎么回事。所以我覺得應該大大減少,一家公司有兩、三種分機包月就夠了,你選擇兩百塊錢打多少、三百塊錢打多少就差不多了,搞那么多有什么用呢?所以我覺得多種套餐的方式未來的發(fā)展還是歸一化,取消多種套餐,所謂的歸一化是什么概念呢?可能不同的人群每個月有不同的需求的打電話的時間長短,有的多有的少,少的可能一個月就打十分鐘電話,可能一分鐘就收你六毛錢,一個月就收六塊錢。
有的打得多的,超過100分鐘變成四毛錢,超過200分鐘變成三毛錢,以此類推,最后甚至可以變成幾分,這樣就不會讓大家感覺我是不是超時間了,就可以放心大膽的消費,越放心大膽的消費,通信的發(fā)展空間越大,業(yè)務量也會增加,也使我們每一線的業(yè)務效率提高,這就是我剛才講的激勵兼容的新的市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