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演進及其務實發(fā)展策略的分析討論

相關專題: 無線 5G
陳如明 信息產業(yè)部無線電管理局




  摘要:本文在分析討論寬帶無線及3G演進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重點論述對3G演進時一些敏感問題及務實發(fā)展策略的看法。


  關鍵詞:NGN , GII , 2G/2.5G/2.75G/3G /3G+/4G,信號編碼調制,頻率規(guī)劃及頻譜管理 !



引 言


  眾所周知,隨著".COM"的全球"泡沫"負面影響、"寬帶泡沫"不良效應、以及作為寬帶移動通信關鍵一步的第三代移動通信IMT-2000(3G)是否亦屬"泡沫"問題, 已成為信息/通信業(yè)界的熱門話題。同時,圍繞NGN問題的辯論,一方面揭示了一系列以IP為基礎的新一代網絡的QoS性能改進及由現(xiàn)今TDM/SDH/ATM為主導的網絡向新一代IP網絡較平滑演進的務實途徑;顯然,它與GII概念與目標是什么關系,它對積極推進中的以新一代IP為基礎(甚至所謂全IP)的寬帶無線接入、寬帶移動通信、寬帶無線Internet及移動IP有什么關系及影響,理應有一個清晰的結構和明確的定義。另一方面,處于2.5G及3G+/4G夾縫中的3G處境艱難,并引起不少質疑。人們懷疑此3G市場到底何時能真正展開,規(guī)模多大,持續(xù)期多長,2.5G的演進期將會多長,它會否對3G的及時引入帶來新的挑戰(zhàn);而且,速率增強型的寬帶無線接入與CDMA2000 1X EV-DO/DV和HSDPA/HSUPA均在積極謀劃與推進,在速率含義上它們均已超越3G而步入3G+或4G,今后由2.5G持續(xù)運行到一定時期會一步到位直跳至全IP的3G+或4G是否顯得更合適?這一系列疑惑不解與含糊思路直接影響對NGN及3G的決策與發(fā)展。因此,如何分析與看待NGN問題、寬帶無線問題及3G的前景與寬帶無線Internet/ 移動IP的發(fā)展,以及如何借助NGN解決低成本的網絡前后向兼容性演進、增加ARPU及純利潤率與有效的多業(yè)務增值等,這對NGN發(fā)展及邁向3G的2.5G→2.75G→3G→3G+→4G的演進策略及寬帶無線的發(fā)展策略應如何考慮及確定,已成為重要而現(xiàn)實的研究課題。據(jù)此,擬對這一背景,在分析討論無線/移動與Internet/IP相結合是歷史的必然性基礎上,結合中國國情,重點論述對3G演進的一些敏感問題及務實發(fā)展策略的幾點個人看法,供分析參考。



1 寬帶無線及3G演進[1][4]


  在談論 "寬帶無線"這一主題前,先來澄清一下"無線"、"無線電"、"寬帶無線"的一些基本概念與定義。


  所謂無線電(Radio),按ITU定義,它是對無線電波使用的統(tǒng)稱;從電磁譜角度看,這是一種頻率規(guī)定在3000GHz(對應100μm波長)以下,不用人造波導而在空間傳播的電磁波。至今已劃分的頻帶通常有14個,即從0.03Hz開始、以10倍頻程步跳,頻帶號從-1、0、1… 至11、12。


  無線(Wireless)的含義與有線(Wire)相對應,凡不用導線或導波有線介質傳輸?shù)氖侄尉鶎贌o線范疇。無線與無線電的電磁譜界面即為上述3000GHz, 低于(及等于)3000GHz者屬無線電,高于3000GHz者屬無線范圍 。


  3X103~3X107GHz(相應波長為100μm~10nm)為紅外(通常又分甚紅外15.0~100μm;遠紅外6.0~15.0μm;中紅外3.0~6.0μm;近紅外0.75~3.0μm 四個區(qū)域)、可見光(0.4~0.75μm)、紫外光(0.01~0.4μm。﹨^(qū)域,而 頻率高于3X107GHz便進入X射線、γ射線、宇宙射線等粒子射線區(qū)域。


  有線光纖通信的傳輸波長為0.8~1.8μm ,典型的三個傳輸窗口即為短波長窗0.85μm與長波長窗1.31及1.55μm。


現(xiàn)今看來,紅外光、藍光、中微子均有無線通信價值,目前已出現(xiàn)的一種無線紅外光FSO(Free。樱穑幔悖濉。希穑簦椋悖幔欤┩ㄐ牛芽赏度雽S猛ㄐ偶肮娡ㄐ啪W應用,其工作波長范圍為760~1600nm ,可作短距離大容量寬帶無線接入應用,單載波容量可達數(shù)Gbit/s甚至更高。


  從廣義的無線通信概念看,無線的寬帶化及其寬帶資源將呈現(xiàn)出無限廣寬的發(fā)展空間,然而,即使借助最先進的自適應信號處理技術,鑒于無線空間傳輸介質的不穩(wěn)定性與時變特征,目前從物理網絡安全考慮,聰明的網絡設計師仍不會忘記大容量多轉發(fā)器寬帶衛(wèi)星及寬帶多波道微波無線電在特發(fā)事件環(huán)境中對光纖傳輸平臺的必要補充支持的戰(zhàn)略作用,但核心傳輸平臺技術依然是光纖。因此,寬帶無線的主要作用在于接入和應用層面,從個人全球多媒體無縫隙連接及愈來愈強調個性化要求含義上,未來NGN及GII的接入與應用層面,必將是寬帶無線的世界。


  所謂窄帶(Narrowband)接入,常指其攜載業(yè)務的每用戶比特速率低于(及等于)64kbit/s;而寬帶在此指同時包括低于(及等于)2Mbit/s與高于2Mbit/s的"Wideband"與"Broadband"這兩種不同場合。而通用無線接入通常包括地面固定無線接入(TFWA)、地面移動接入(TMWA)及衛(wèi)星接入(SA,同時計及固定及移動),可綜合包括宏大區(qū)、宏區(qū)、小區(qū)、微小區(qū)、微微小區(qū)、移動、半移動(包括游牧,Nomadic)、固定等各種接入覆蓋模式,可有效覆蓋三維物理空間的任何一角落及有效連接至任何個人用戶,這對實現(xiàn)未來全球個人通信而言,其實際連接覆蓋的普遍化與重要性包括戰(zhàn)略意義將不言而喻。


  寬帶無線的重頭戲是以3G為中心的寬帶移動通信,其演進發(fā)展沿1G→ 2G→2G+(2.5G,2.75G)→3G→3G+→4G→…方式前進,一般說來這是一種前、后向兼容式的演進。相應以3G為中心的前后向兼容體制標準的演進軌跡為:


    ★ GSM→WAP/x-HTML-GPRS/EDGE(IS-136→EDGE)→WCDMA→HSPA(HSDPA/HSUPA)…→ (4G)…- FDD;


  ★ IS-95A(IS-95A+)→IS-95B→cdma2000 1X →(GSM 1X)→cdma2000 1X EV-DO→cdma2000 1X EV-DV(cdma2000 3X?)…→ (4G)…-FDD;


  ★ GSM→TD-SCDMA(UTRA-TDD?)→ETD-SCDMA/TD-LAS? …→ (4G)… -TDD


  而對應傳輸速率演進軌跡則為:


  9.6kbit/s→14.4kbit/s→56/64kbit/s→114/153kbit/s→308/384kbit/s→2.0Mbit/s→2.4Mbit/s→5.2/6.0Mbit/s→≥10/20Mbit/s…→…(4G, 高速移動.→>20/30Mbit/s~100Mbit/s ; 接近固定.→≥156 Mbit/s ~1000Mbit/s)


  對寬帶無線按這類軌跡發(fā)展納入NGN及GII并無什么爭議,主要爭議在于3G何時真正來臨,能持續(xù)多長時間,是否真正有效、甚至是否亦會成為"泡沫",以及3G與3G+ /4G的關系是什么?是否有必要將4G的高速(250km/hr)移動下的速率必須定義為100Mbit/s, 等等方面。


2 無線/移動與Internet/IP相結合是歷史的必然


  寬帶無線發(fā)展的源動力來自 "無線Internet" / "移動IP",這是歷史的必然。雖然NGN從定義至基本結構的討論尚未完成,但根據(jù)ITU-T、ETSI、IETF、ITU-R。常牵常牵校校常牵校校病ⅲ桑樱、TINA、OMA 等組織的基本論點看,各方面均在積極務實地吸取各種有益概念充實、鞏固現(xiàn)實中已普遍存在與作用著的IP協(xié)議為基礎的網絡,保存現(xiàn)存IP網絡的合理成份,改進與更新舊有的IP協(xié)議與網絡,使之獲得新生,改善其端對端的QoS性能,并有效落實其前后向兼容性有序演進,以適應NGN發(fā)展的期望與要求, 使此NGN與原先眾知的GII概念能取得滿意的協(xié)調與融合。因此,在此新IP含義上,看來不僅核心網,包括接入網在內,均應向這種未來更新后的全IP方向逐步演化,"IP Over Everything"亦將向"Everything Over IP"/"IP Under Everything"方向逐步演進。從而,構成移動通信與Internet的飛速發(fā)展這全球信息社會中最耀眼的兩大亮點的聯(lián)手,將把人類實現(xiàn)全球個人多媒體通信--任何人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與任何對象,按自己感興趣的任何方式實現(xiàn)所謂5W或5A信息交流--的夢想真正能一步步變?yōu)楝F(xiàn)實。無線移動數(shù)據(jù)業(yè)務的進一步發(fā)展需要Internet網絡平臺的支撐才能進一步起飛;而Internet的個人連接能力如欲進一步發(fā)展,必須擺脫固定終端的束縛,才能真正向個性化服務即全球個人多媒體通信邁進。而且全球信息網絡化及全球電子商務的普及真正能獲得有效發(fā)展,亦離不開無線Internet(WI)或移動(MIP)。例如,日本的i-Mode的成功發(fā)展決非偶然。因此,無線/移動與Internet/IP相結合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深刻洞察與牢牢把握這一新機遇對實施寬帶無線發(fā)展戰(zhàn)略決策尤為重要。



3 實施寬帶無線的策略



3.1寬帶無線的頻率規(guī)劃與資源管理



(1)全面修訂中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guī)定 [1] [3]



  對發(fā)展新技術、新業(yè)務而言,頻譜資源規(guī)劃與分配必須先行。為使我國無線電頻率規(guī)劃適應國際、國內電信新環(huán)境與國際接軌,必須首先使我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guī)定"與國際電聯(lián)ITU的最新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WRC)及其確定的國際無線電規(guī)則(Radio Regulation)相接軌。據(jù)此,信息產業(yè)部無線電管理局于1999年初開始至2001年歷經二年左右緊張工作,先后召開了九次有正式會議紀要的國家各相關部門協(xié)調會、兩次我國無線電頻率規(guī)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審議會,六易其稿,最終完成了對1982年版本的《無線電頻率劃分規(guī)定(試行)》文本的全面修訂。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guī)定》2001年8月得到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最高領導簽批通過,并于2001年11月12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yè)部第14號令正式向社會發(fā)布。目前,包括附有彩色頻譜圖的精裝本中文版已正式問世,英文版的出版亦在積極進行中。在此總框架基礎上,無線電管理部門將積極按市場需求進行各類多樣化的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與寬帶移動通信的細化頻率規(guī)劃。



(2)積極進行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與寬帶移動通信的頻率規(guī)劃 [1]



 、佟π乱淮鷮拵o線接入的頻率規(guī)劃


  按已投入業(yè)務的無線接入頻段的頻率再規(guī)劃、新的中高速率(中寬帶)無線接入頻率規(guī)劃、高頻段寬帶無線接入頻率規(guī)劃、Bluetooth/Pico-cell無線接入頻率規(guī)劃、平流層高空氣艇平臺(HAPS或STS)的頻率規(guī)劃及Unlicensed(無執(zhí)照)無線接入頻率規(guī)劃等六個方面來考慮此寬帶無線接入的細化頻率規(guī)劃,總體思路為鼓勵多樣化高效率新寬帶無線接入技術與系統(tǒng)的試驗與投入應用,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今后大規(guī)模普及應用的無執(zhí)照運行技術與系統(tǒng)創(chuàng)造與尋找合理的運作環(huán)境;分析、汲。蹋停模酉到y(tǒng)國外運作不成功的一些教訓,結合中國國情,盡可能做好有利其業(yè)務發(fā)展的頻率規(guī)劃、頻率分配與頻譜管理工作,并鼓勵多頻段、多層次統(tǒng)一平臺集成的高效能工作模式運行;積極展開包括擴展新頻譜在內的各類前瞻性頻率規(guī)劃的考慮。


 、凇π乱淮鷮拵б苿油ㄐ诺念l率規(guī)劃


  中國始終與國際社會標準化活動緊密合作,結合中國國情積極展開工作,包括上述全面修訂后的中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guī)定(2000版)接軌至WRC-2000的最新進展結果, IMT-2000核心頻段的頻率規(guī)劃、IMT-2000附加頻段的頻率規(guī)劃、430-806MHz頻帶IMT-2000演進運用及低于6-8GHz頻率范圍內進一步作3G+/4G移動通信應用的頻率規(guī)劃、高頻段(包括對10-16GHz 、19.485~19.565GHz、39.5~40.5GHz、42.5~43.2GHz、59~64GHz等頻段)新一代更高速率的寬帶移動通信的頻率規(guī)劃等四個層次進行積極規(guī)劃考慮。這些頻率規(guī)劃的詳細論述可見文獻[1],相關頻率規(guī)劃可參閱信部無[2000]88號、信部無[2001 ]522號、信部無[2001 ]652號、信部無[2001 ]653號、信部無[2001]793號、信部無[2002]277及信部無[2002] 353號,信部無 [2002] 4 7 9號 等文件。



(3) FDD、TDD應有機互補,健康合理發(fā)展



  兩種雙工方式各有利弊,并且各自均在積極努力向充分發(fā)揚自身長處,盡量克服自身弱點, 甚至向統(tǒng)一平臺TDD、FDD自適應結構可變的方向邁進。一些人通常認為FDD往往是一種要更多注重的主流,但這絕不應排斥TDD的長處與重要作用。從而,應積極推進我國提出的TD-SCDMA及TD-LAS等TDD方式踏踏實實研制開發(fā)、完善其標準化工作及密切進行國際合作和力促其成為有競爭力的全球化標準, 同時亦應加速推進我國對FDD方式3G及3G+/4G的開發(fā)力度與標準化進度,積極落實自主TDD無線寬帶業(yè)務的開發(fā)與應用,包括必要與合理的政府政策支持,特別是其大面積的國內、區(qū)域應用,并鼓勵其充分開放系統(tǒng)結構及多種有效方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競爭驅動,形成一種有活力的市場應用格局。在適應中國國情巨大市場潛在需求前提下,使2.5G→3G→3G+/4G演進發(fā)展中FDD與TDD兩種方式在中國能獲得有機互補與健康合理的發(fā)展.。
應該看到,一種在物理層及MAC層聯(lián)合處理對IP平臺為基礎的無線QoS有效控制的自適性動態(tài)優(yōu)化系統(tǒng)結構的TDD寬帶無線接入系統(tǒng)已初露頭角; 這是一種嶄新的自適應調制選擇、自適應功率控制、自適應天線極化及空間或方向圖分集變更、自適應分組尺寸調整、自適應結構FEC、自適應內置ARQ、自適應速率、覆蓋可變及QoS控制,甚至自適應TDD、FDD結構可變的對用戶全套自適應動態(tài)結構優(yōu)化的新一代寬帶無線系統(tǒng),預計將會有極好的市場前景。


  展開來說,信部無[2002]479號文中涉及中國第三代公眾移動通信系統(tǒng)的頻率規(guī)劃思路,充分體現(xiàn)了重視與支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D方式的發(fā)展,并貫徹FDD、TDD有機互補與健康合理發(fā)展這一指導思想。從而確定了中國3G的主要工作頻段對FDD方式為1920-1980MHz/2110-2170MHz; 對TDD方式為1880/1920MHz、2010-2025MHz。相應補充工作頻段對FDD方式為1755-1785MHz/1850-1880MHz; 對TDD方式為2300-2400MHz。對衛(wèi)星移動3G MSS為1980-2010/2170-2200MHz。對目前在800MHz/900MHz頻段及1800MHz頻段的2G/2.5G相應頻帶亦規(guī)劃為未來3G前向演進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擴展頻帶,其上、下行頻率使用方式不變。諸如此類,為我國3G 發(fā)展使用相應FDD、TDD資源按前后向兼容方式務實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而且,應該說,如果TDD的發(fā)展非常成功、有效,在3G的擴充頻段范圍內還會有更多的頻譜規(guī)劃與分配空間。



(4).實施頻譜有償使用與改革運營執(zhí)照發(fā)放辦法


  涉及頻譜有償使用及頻率分配和運營執(zhí)照發(fā)放辦法,目前大抵上有下述五種典型方式:即單一行政審批指派、拍賣、選美、招標或其混合及修正。一般說來,可根據(jù)頻譜塊性質、大小、充裕與否、分配對象數(shù)量及其運營資質與規(guī)模實力支持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盡可能公平、公正、合理、透明地決定相應分配頻率為全國或區(qū)域應用, 以及頻率分配方式取用上述方式中的合適的某一種或其組合。根據(jù)中國目前對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及期望經營移動通信的有資質運營企業(yè)數(shù)量快速增加及有限的頻譜資源情況之間存在矛盾來看,單一行政審批手段已不能公平合理及盡可能透明地解決此有限頻譜資源的分配問題,尤其是目前這種微不足道的頻占費形式的頻譜有償使用方式更增加了這種分配難度,亦嚴重影響了頻率再規(guī)劃及頻譜有效利用。對此,應密切結合國情,探索合理可行的改革途徑。2001年成功進行的3.5GHz頻段寬帶無線接入頻率分配給五城市試點評選(招標)及2002年由一委二部(計委、財政部、信息產業(yè)部)發(fā)布的調整公眾蜂窩移動通信網頻占費標準的新規(guī)定《計價格[2002]605號》文等均為適應電信新環(huán)境的相應重要改革舉措示例。今后,應在此基礎上積極總結經驗,密切結合中國加入WTO后的國內外實際競爭環(huán)境與市場需求,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符合中國國情、切實有效的頻率分配與頻譜占用費補償方式,使之更便于管理、又利于執(zhí)行,并配套以相應監(jiān)督檢查措施,確保有限的頻譜資源獲得真正有效的使用。



3.2 正確看待3G演進


(1) 對3G的到來應確立基本信心


  根據(jù)每一代移動通信啟動、成熟與演進發(fā)展過渡的歷史看,結合對3G前后向兼容演進發(fā)展軌跡2.5G→2.75G→3G→3G+→4G分析研究,3G推出雖然受到炒作和一系列負面因素的制約而導致普遍有所延后,并且處于2.5G及3G+/4G發(fā)展的夾擊之中,然而,3G服務的來臨毋庸置疑!從實際發(fā)展情況看,每一代移動通信通常要延續(xù) 15~20年左右?紤]其前向兼容演進的開發(fā)研究、3G標準的定型穩(wěn)定與相應技術發(fā)展完善均需要一個成熟期,其產品定型也需要一個過程,十分需要通過2.5G來培育3G的市場經營與應用服務模式。今后還會按照類似的模式演進到3G+和新一代全IP方式的4G運行。因此,按照這種正常發(fā)展規(guī)律, 估計2004年前后3G標準逐步走向完善與定型成熟,2005~2008年左右3G將會進入較成熟的商用階段。所以,大可不必將將".Com"的泡沫效應隨意聯(lián)想至3G亦將成為泡沫,而應確立3G必將來臨的基本信心:冷靜處理、積極準備、務實發(fā)展。


(2)向3G沖刺的三個要點



  ① 科學決策是關鍵



  充分汲取以往全球范圍內3G發(fā)展中已出現(xiàn)的多方面教訓,充分理解我國政府部門確定發(fā)展中國3G及3G產業(yè)的科學原則,任何"過熱"炒作,"過冷"悲觀都將于事無補。必須采取"冷靜、穩(wěn)妥、求實、科學"的態(tài)度及實施"積極跟蹤、試驗先行、培育市場、支持發(fā)展"基本方針。



 、 合理的價格與個性化服務是前提



  參考日本i-Mode的成功經驗,緊密結合中國國情,正確處理好市場驅動導向與技術驅動支撐的基本關系。特別要注重終端、應用與服務及時配套。現(xiàn)在看來,對3G應用而言,單一的所謂殺手锏式服務一般并不存在,依然應該將眼光瞄準大眾市場,確定一系列可以滿足不同階層用戶對其內容、位置、時間與服務內涵等不同的需求,處理好整個"產業(yè)生態(tài)鏈"的共贏合作關系,以先進的技術與合理的價位, 專門裁剪定制各類服務與應用,才能形成各類吸引相關用戶的殺手锏式業(yè)務與應用。實際上許多3G服務與現(xiàn)今逐步展示的2.5G服務往往有類比性,并呈現(xiàn)漸變演進發(fā)展趨勢。不過這些服務將更豐富、更直觀、更具個性化并且更加實用,例如包括視頻圖象的清晰度、彩色含量、動感等方面。特別應該指出:3G服務一定要有一個廣大用戶能接受的合理、甚至歡迎的價位。因為,在嚴酷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中,維持基本性能前提下通常價位是其第一驅動力,在此意義下,充分利用技術驅動的重要作用,以合理的市場模式找到所謂殺手锏技術才是出奇制勝的真正法寶。



 、 3G網絡安全和多模兼容是基礎



  3G網絡的建設從一開始即應充分重視其多模運行與不同網絡間的可互操作性和網絡安全技術,以及系統(tǒng)規(guī)劃和及時建設網絡管理支撐手段,并應充分兼顧其向3G+/4G前向演進的可行性 與經濟性。


  總之,從發(fā)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的基本思路看,通信界的共識是前后向兼容演進發(fā)展的模式,而非直跳模式。當然,只要市場環(huán)境確屬允許及需要這樣做的話,局部區(qū)域的直跳模式亦無需排斥。也許鼓勵向全IP的前向發(fā)展更為有效。



(3)我國3G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展望



  一方面,從制式標準化工作而言,我國自主提出了TD-SCDMA和LAS-CDMA兩種制式, TD-SCDMA已成為3G TDD模式的國際標準。從 FDD和TDD配套角度看,TD-SCDMA應該成為主流標準。其主要核心技術為實現(xiàn)雙向同步的智能天線及軟件定義的無線電技術和收信多用戶聯(lián)合檢測技術。LAS-CDMA,特別是TD-LAS TDD技術,其核心技術為實現(xiàn)零相關窗的CDMA好碼技術。該技術從概念上說會帶來許多覆蓋和容量上的優(yōu)勢, 雖然未能成為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但如果能以此核心技術為中心及時完善至整套全IP實用系統(tǒng),則可望作為第三代移動通信或其性能增強型實際應用,并應積極爭取作為4G的國際標準而努力。同時,應該看到:在嚴酷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中能否取得成功,根本上取決于通信市場和終端用戶(各運營商這一間接用戶以及廣大人民群眾這一直接用戶)的檢驗,以市場驅動導向最終來獲得認可。 當然,政府部門應該及時出臺一些必要與合理可行的政策予以支持,這對于一個規(guī)模龐大、費用高昂的通信試驗系統(tǒng)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管主觀上如何期望,從研制開發(fā)角度應看到:由于它們的后向兼容市場基礎比W-CDMA、CDMA2000差,技術成熟性及制造工藝方面尚需作更多的艱苦努力才行。另外,就FDD及TDD技術而言,它們與W-CDMA及CDMA2000應該有互補性,應該充分利用TDD靈活安排不對稱數(shù)據(jù)業(yè)務、特別是對第三代移動通信的附加頻帶范圍,有利于靈活進行頻率規(guī)劃及充分利用頻譜空隙資源的優(yōu)勢?紤]到全球同步演進構成配對頻譜選擇的FDD方式往往較為困難,TDD便更有用武之地, 亦更有利于用作將來發(fā)展全IP構架的基礎,實現(xiàn)在IP平臺無線信道QoS性能控制的許多新技術采用。毋庸置疑,我們應以中國巨大市場潛力為基點,以國內區(qū)域漫游為起點,向周邊及全球應用逐步發(fā)展。因此,只要其市場定位恰當,技術先進可行,這些新技術制式在高風險條件下的發(fā)展前景應該說依然相當看好。



  另一方面也應該指出,我國在3G/3G+ FDD制式自主知識產權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例如在W-CDMA,CDMA2000 1X及其增強型方面,相關制造廠商已在應用產品開發(fā)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我國屬3G+ FDD范疇內的PDMA系統(tǒng)正在穩(wěn)步開發(fā)推進中。在FDD上我國雖然沒有直接提出國際標準,但在按照國際標準發(fā)展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成績,縮短了與國外的差距。


  綜上所述,如何展望3G發(fā)展進程,我認為,應該由相關政府計劃部門結合我國加入WTO后國際、國內環(huán)境實際情況,包括考慮現(xiàn)今2G實際用戶需求持續(xù)期、GPRS及CDMA20001X等2.5G在中國實際市場需求與進展,3G市場培育實際狀況,從及與國際環(huán)境配合的我國自身制造業(yè)的實際進展等諸多因素來綜合確定。目前,根據(jù)上述國際標準的完善與穩(wěn)定、技術與市場的成熟、以及我國GPRS/CDMAIS-95A+及CDMA 2000 1X的現(xiàn)實進展判斷,3G技術試驗及試商用在2004年前后可能會投入,而在啟動商用試驗工作之前一年左右時間內應該完成相應頻率分配及運營許可證的發(fā)放工作。這樣2005-2008年左右3G運作逐步進展至成熟并邁向頂峰階段,爾后2008-2012年左右,2G/2.5G較多市場份額將逐步轉移至3G,同時重疊啟動相應3G+ / 4G的技術研發(fā)和應用。



(4)3G頻率分配規(guī)劃與運營執(zhí)照發(fā)放



  頻率資源是一個甚為敏感的問題, 必須由我國高層行政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后才能作出最終決策。目前,僅從一般技術角度及促進市場競爭角度談論一些基本想法:例如,從2GHz的3G核心頻段多媒體業(yè)務最佳角度看,理論研究認為一個運營商的最小最佳3G FDD及TDD的運行帶寬組合為15MHz(FDD)+5MHz(TDD);如果按這一思路出發(fā),對目前(及潛在)可能進行分配的2GHz頻段2x60MHz(FDD)+(15~55)MHz(TDD)的3G 核心頻段帶寬而言,從純技術角度看,3-5個運營執(zhí)照較為合適,而4個則為更容易處理的中值;當然,根據(jù)市場競爭需求,若此運營執(zhí)照數(shù)需多于5個,則可借助較多TDD頻譜的處理,包括動用附加頻譜的處理,特別是WRC-2000會議上認同的主要可為我國及其周邊地區(qū)運用的2300-2400MHz頻譜協(xié)助來處理。由此可見,中國的3G頻譜資源提供問題一般不會帶來太多的困難,關鍵倒是應真正用好用足這些頻譜資源,發(fā)揮好這些頻譜資源最大的效益。



3.3 正確處理好市場與技術驅動的關系、促進標準化及新技術研究開發(fā)



從前,由于未正確處理好市場驅動與技術驅動的基本關系導致的商戰(zhàn)敗跡屢見不鮮。因此、在積極開發(fā)新技術的同時,必須首先著力研究市場,把握其走勢。固然,一項新技術的出現(xiàn),往往會造就一代新產品,推動市場進一步發(fā)展,但新技術有無生命力,歸根結底必須要由市場定位,并接受市場檢驗。在把握好市場導向基本關系前提下,重視新技術研制開發(fā)與標準化十分重要,但標準化工作決不能太多停留于紙面工作,而應建立在新技術研制開發(fā)的自身基本實力基礎之上,而且必須強調適應市場需求及在市場應用檢驗中不斷完善與更新,這種標準的確立才能切實可行。并能進一步助推技術的繼續(xù)發(fā)展。



  由此可見,在市場導向清晰的前提下,重視技術驅動的決定性作用非常重要, 這才是嚴酷競爭環(huán)境中的制勝法寶。一般說來, 強調"殺手锏式技術"比強調"殺手锏式應用"更為重要、更有實際價值。即使象目前MMS之類火爆應用也罷,技術的完善程度必須得到個性化用戶的認同。而對3G應用而言應該瞄準大眾市場才是最重要的,確定一系列可以滿足不同階層個人對其內容、位置、時間與服務內涵等不同需求專門剪裁定制的各類服務和應用,以建立一種新的3G互聯(lián)市場服務與應用模式才會具有實際意義。因此,圍繞2.5G-3G-3G+/4G的寬帶無線,包括寬帶移動在內的演進發(fā)展,對形成有效的"殺手锏式技術", 積極跟蹤關注對頻譜/軌道資源有效利用和無線通信業(yè)務更新?lián)Q代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的并且具有普遍意義的新技術是十分有益的。事實上,上述CDMA2000 1X EX-DO及DV和HSDPA/HSUPA以及各類增強型TDD的提案均離不開至少下述十項具有普遍意義的新技術,這對發(fā)展集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新一代移動通信、寬帶通用無線接入、無線Internet/移動IP等均有決定性意義,并期望得到大家的重點關注:


  ★ 多維信號處理與電磁兼容分析及多維頻率共用技術


  ★ 靈活、有效及可擴展的多維資源管理技術


  ★ 智能天線及分布智能天線技術


  ★ 軟件無線電及軟件(定義的)無線電技術


  ★ 現(xiàn)代編碼/調制及編碼調制技術


  ★ 自適應信號處理及統(tǒng)計檢測技術


  ★ 多媒體綜合業(yè)務的多層型工作平臺技術


  ★ 軟交換技術


  ★ 適應IP為基礎及全球個人通信運行的新應用協(xié)議與算法和應用軟件的研究及開發(fā)應用


  ★ 向全IP演進的OSS/BOSS/MBOSS網絡支撐管理技術


參考文獻



  [1] 陳如明," 論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與移動通信的頻率規(guī)劃和發(fā)展策略",中國無線電管理, No.10 ,pp.4-10, 2001


  [2] Stan Moyer and Amjad Umar , "Impact of Network Converg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s Software ", IEEE Comm. Magazine, Vol.39 , No.1, pp.78~8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guī)定" , 信息產業(yè)部無線電管理局,2002年3 月


  [4] Manuel Dinis , et. al., " Provision of Sufficient Transmission Capacity for Broadband Mobile Multimedia : A Step Toward 4G ", IEEE Comm. Magazine , Vol.39 , No.8 , pp. 46~54.


  [5] 陳如明,"信號、系統(tǒng)與高速無線數(shù)字傳輸",科學出版社,2000年




----《西部通信》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