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yè)報產品技術主編 伊佳
面對移動互聯(lián)網給傳統(tǒng)電信業(yè)帶來的巨大沖擊,流量危機已深刻影響了國內外電信業(yè)。從初期試圖加入互聯(lián)網內容競爭、主導整個產業(yè)鏈,到今天,運營商已經認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所在:運營商自身的架構、機制、人才決定了其無法與互聯(lián)網SP拼創(chuàng)意、比內容,而回歸管道,挖掘管道自身的價值,成為互聯(lián)網時代運營商安身立命的本。
但是至今為止,在智能管道的道路上,運營商走得并不遠。究其原因,管道概念流于形式,包含的內容過于寬泛,以及可操作性不強,是智能管道面臨的主要問題。
智能管道包含的概念很廣泛,而且不同廠商對其解讀也有很大差異。比如有的廠商將核心網的資源支配作為智能管道的基礎,有的則強調用戶感知,還有的將協(xié)同和差異化服務能力也納入智能管道的范疇。
但以上大都從網絡架構和技術本身來定義智能管道,導致智能管道淪為了晦澀的技術方案,而忽視了其解決運營商業(yè)務能力的作用。如果能以應用層為主,網絡層為輔,來思考和構架智能管道,那么智能管道的生命力是否會更加旺盛?
目前,視頻流量在網絡的中比例正在以每年翻幾番的速度增長。有統(tǒng)計顯示,目前視頻流量已經占據了60%的骨干網帶寬空間,而這一比例在城域網甚至更高。視頻將會成為未來互聯(lián)網的主要生存方式。同時,由于視頻的傳輸承載方式與語音和數據有所不同,對網絡端到端的服務保證也提出了挑戰(zhàn)。
從各個層面分析,視頻,特別是高清視頻,完全可以作為運營商智能管道的突破口。運營商可以從內容管理、發(fā)放,應用管理、碼制轉換、客戶端集成等幾個層面把握視頻業(yè)務的各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建設和改變網絡,使其具有智能能力,從而為用戶提供無縫的視頻應用體驗。
目前運營商的IPTV業(yè)務已經基本形成了這種智能管道的雛形,但是IPTV還無法做到多種碼制的自動轉換,更不能做到多重屏幕(電視、手機、Pad等)的融合,無法發(fā)揮運營商在視頻領域真正的優(yōu)勢。
一位運營商人士就曾撰文指出:智能化多屏之間的內容推送、選擇、關聯(lián)、互動,尤其是通過“云+多屏”方式,可以形成很好的內容傳遞互補以及服務的統(tǒng)一,從而滿足用戶在不同終端便利地收看、使用內容的需要,成為運營商最大化利用資源的有效手段。
視頻業(yè)務智能化的另外一個重要技術是CDN。目前運營商在CDN上的嘗試還僅僅局限在小范圍的單一網絡上,這是由于運營機制、技術能力、跨網互聯(lián)互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未來,能否建設一張端到端的CDN網絡,將決定運營商能否成為智能媒體管道主導者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