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移動正在計劃對手機流量資費進行改革,下個月將在包括北京在內的7個省份試點流量階梯計費模式,用戶使用的手機流量越多,資費也就越便宜。
所謂“階梯定價”,價格既可能“拾級而上”,也可能“拾級而下”。前者大多發(fā)生在關乎社會公共民生的領域中,比如水電氣價格就是屬于典型的“拾級而上”;后者則大多存在于現(xiàn)代商業(yè)領域,比如超市中“第二件半價”的折扣促銷,就是典型的“拾級而下”。
具體到中國移動推出的階梯定價,從其方案內容來看,當屬“拾級而下”,有著顯而易見的商業(yè)邏輯——以所謂的“越便宜”來刺激用戶更多消費。當然,作為電信運營商,有商業(yè)逐利沖動無可厚非,但在“提速降費”的大背景下,這一流量階梯定價,多少有些讓人懷疑移動公司的改革誠意。
那么,是不是“拾級而上”的階梯定價,就沒問題了呢?事實上,電信市場資源,本就與水電氣資源有著完全不同的市場屬性。如果說階梯定價就可以實現(xiàn)自上而下的“降費”訴求,這顯然不切實際。
準確來說,電信運營商長期備受詬病的關鍵,并不在于采用了什么樣的定價方式,而是電信服務市場中長期存在權利不對等和信息不透明。拋開電信服務應有的社會公益性,從其與民眾的實際關聯(lián)看,電信服務首先是一種建立在市場契約基礎上的消費關系。而此前總理所批評的“寬帶不寬、費用較高、流量費較貴”,所直指的,正是電信運營商在市場供給中的霸道,甚至是不合理剝奪。
于此而言,電信運營商無論是基于市場邏輯的自覺,還是在行政力量主導下革新,它所遵循的邏輯,其實只是電信服務市場一次角色的厘清,讓作為生產者的電信運營商恪守市場規(guī)則,在公開、平等中實現(xiàn)消費者權益的回歸。它應體現(xiàn)在“看得見”的消費者權利細節(jié)中,比如看得見的網速、看得懂的賬目以及真實、足夠的話語權。由此,再來打量中國移動推出的階梯定價,不僅偏離了消費者的“降費”訴求,而且是在商業(yè)逐利中越走越遠了?偫碇匀匀辉诙,消費者訴求念茲在茲,運營商如此舉動,更像是一次任性。
一個更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提速降費”大趨勢下,電信運營商可謂動作頻頻,變總比不變好,但從此前降價方案被抱怨沒誠意,到此次任性的流量階梯定價來看,要重建電信消費秩序,關鍵之舉依然在于打破壟斷格局,逐漸放低放開資本進入門檻,在電信服務市場引入充分的競爭,讓市場在電信資源配置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如此,才能真正實現(xiàn)消費者權益的回歸,讓提速降費不再只是“看上去很美”。
高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