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投影儀的未來:五年內將成為手機標配

相關專題: 手機 投影儀

  通過在手指上安裝特殊的傳感設施,你可以在一張紙上上網、玩游戲,也可以在手上映射出鍵盤,撥打電話。當然,如果擺出照相姿勢,你還可以“捕捉”風景。

  也許你會問這不是科幻電影里的畫面嗎?但美國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學生普拉納夫會告訴你,這是真的。他發(fā)明了一項結合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科技,通過攝像機記錄周圍的一切,經過計算后,再通過投影儀就可以把信息傳遞到任何一個“屏”上。

  有專家稱,這項發(fā)明將改變世界,至少可以改變人們對“屏”的認識。

  電視屏、電腦屏以及手機屏,這三個傳統(tǒng)的“屏幕”標志著三個時代。廣電網使信息更加豐富,互聯網引發(fā)了“知識爆炸”,而移動互聯網則使前兩個網絡可以隨身攜帶。其實,它們更像是一個渠道,誰占領了就將擁有無窮財富。

  但在未來,“屏”注定只是一個工具,因為周圍的一切都可以是“屏”,它變得更平民化。

  移動互聯網是未來的趨勢,但其主要載體手機卻面臨技術瓶頸:屏幕過小。

  由于制作工藝,各大廠商只能依靠替代產品來解決硬傷。包括現在流行的“10英寸筆記本”以及蘋果即將推出的“平板電腦”,其實都沒有突破屏幕的限制,而結果卻是手機屏逐漸“電腦化”。

  在此情況下,手機的發(fā)展遭遇尷尬。到底是向電腦靠攏,走大屏幕路線,還是通過技術突破,使其更小,卻不失功能?

  今年的CES(世界電子消費品展)給出了答案,德州儀器的“手機投影儀”一經推出便引起巨大轟動。有專家稱,這項技術的創(chuàng)新意義不在于它可以取代投影儀,而在于它顛覆了手機屏和電腦屏難以區(qū)分的觀念。

  其實,這項技術并不“高精尖”,成本也很低廉。一個微小的投影設施,就可以虛擬地放大手機屏。它既保留了人們熟悉的電腦操作界面,又添加了手機便攜的優(yōu)勢。

  有媒體稱,幾年前,我國的一些山寨手機就配置了投影儀。甚至2008年三星也推出了手機投影儀的“簡易版”。由于移動互聯網去年的爆炸式發(fā)展,才使手機投影儀更有價值,從而引起各界關注。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電信專家闞凱力在2009年底的一次論壇上曾經談及手機投影儀的意義。他認為手機一定會代替電腦,在整個過程中,關鍵環(huán)節(jié)是要解決屏的問題,F有手機的屏幕尺寸難以完成電腦大部分的工作,這使得移動互聯網的優(yōu)勢難以充分發(fā)揮。

  “手機投影儀技術并不復雜,關鍵是沒有相關的經營思路,缺乏規(guī);a。”闞凱力表示,“如果哪個手機廠商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它必將占領市場先機!

  目前,手機投影儀還處于概念階段,但正式商用只是時間問題。德州儀器的競爭對手Microvision也推出了一款微型投影儀,并表示正和十幾家廠商談判。未來五年內,投影儀將成為手機標配。

  手機投影儀完全符合普拉納夫的理念,雖然它并沒有完成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互動,卻突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屏”的概念。正如Ovum公司分析師雅米斯所說:“當顯示面積不再受制于設備體積和所處環(huán)境時,用戶就有機會獲得更好的體驗!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