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活該被時代拋棄?剛剛,某地通信行業(yè)推出適老服務...

相關專題: 大數據

去年11月,一張94歲的老人為了激活社?,在銀行柜機前被家人抬著進行人臉識別的照片引發(fā)廣泛討論。


圖片

看過這張照片或者相關視頻的網友都發(fā)出了近乎一樣的感嘆,“畫面過于令人心酸,同時又有幾分無奈”,“在倡導人性化服務的今天,銀行這樣的服務設置有考量過特殊人群的需求嗎?”


無獨有偶,去年10月,四川成都63歲的李爺爺和老伴轉了好幾趟車去醫(yī)院看病,卻因防疫要求不接受現場掛號,必須先在網上預約掛號的規(guī)定絆住,最后沒看成病。


還有發(fā)生在全國各地由于沒有健康碼被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被拒之門外的老人們,他們的遭遇都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心疼和氣憤。



3億老年人將被時代拋棄


事實上,隨著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的快速普及,近年來網上繳費已成為社會的主流,并且繳納費用被拒收現金,也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仍記得前幾年老父親去繳納電費被工作人員嫌麻煩而拒收現金的場景,可見在智能化時代,老年人當真是寸步難行了。


據前不久民政部預測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那么,在智能時代無法適從的老年人們,這下又該何去何從呢?


圖片



地方已經行動起來,一個月惠及80萬老人


自今年2月起上海通信行業(yè)推出優(yōu)化助老套餐資費方案以來,一個月間,上海通信行業(yè)已完成超過68萬戶存量用戶套餐升級,新辦理套餐14.3萬戶。無論是打視頻電話、網購外賣、觀看直播,還是“云游”各地,“銀發(fā)族”數字化“沖浪”有了更好的通信環(huán)境。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介紹,自今年2月1日零時起,上海電信、上海移動、上海聯(lián)通三家基礎通信運營企業(yè)均在原助老套餐的基礎上,免費增加國內流量2GB/月。



據悉,升級服務并不輕松。例如,承擔了57.5萬存量用戶升級和12.8萬戶新辦理套餐業(yè)務的上海移動,各營業(yè)廳日均客流量為往常的200%以上。為此,通信運營企業(yè)營業(yè)廳采取延長營業(yè)時間、優(yōu)化流程、“一廳一策”錯峰排隊以及溫馨提醒明白消費等舉措,提升老年人用戶體驗。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介紹,上海正鼓勵和推動通信行業(yè)聚焦老年人使用電信服務的各場景優(yōu)化適老舉措,已于2020年底推出包括“愛心熱線直連接聽”“愛心講壇增值服務”等行業(yè)七大適老化暖心服務,并將適時推出更多創(chuàng)新服務。


圖片


截至2021年2月底,上海通信行業(yè)已累計直連接聽65歲以上老人用戶來電95.6萬通,為老年客戶答疑解惑。營業(yè)廳面對面接待老年用戶52.5萬名,全市開設愛心專柜1072柜。65歲以上行動不便的老年用戶,可在業(yè)務規(guī)則允許范圍內,委托他人攜帶相關證件前往指定營業(yè)廳代辦業(yè)務,截至目前各通信運營企業(yè)已接待代辦業(yè)務2.1萬筆。各通信企業(yè)已累計開設線下愛心講座34場,宣傳推廣“通信大數據行程卡”使用方法、普及反詐知識等。



針對老年人問題,國務院緊急發(fā)文

智能化并不等于去老人化,當你老了,走不動了,誰來守護你?就在此時,市場迎來了國務院辦公廳的緊急發(fā)文。


圖片


去年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各地區(qū)、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并表示,在各類日常生活場景中,必須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tǒng)服務方式,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fā)展中有更多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其強調要給老年人的日常出行、日常就醫(yī)、日常消費等場景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總體來看,當你老了,走不動了,記住你身后還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在守護你。不過,在國家的政策面前,希望有關部門不要再陽奉陰違了,還是給社會多留下些關愛老年人的社會風尚吧。不要忘了,總有一天,我們每個人終將成為老年人,現在你怎么對待別人,以后別人將怎么對待你。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