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的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yè)數博會上,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承攬了2021領先科技成果獎中的4個獎項:“面向大數據存儲及高性能計算的總線級數據中心網絡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榮獲“黑科技”獎,“中國移動疫情防控應用平臺”項目榮獲“科技抗疫”獎,“面向數據資產化的一站式數據管理平臺”和“中國移動位置大數據能力平臺”兩個項目獲得“優(yōu)秀項目”獎。
數博會領先科技成果獎是數博會為呈現大數據影響力和創(chuàng)新力,彰顯相關信息技術領域從業(yè)者的智慧和貢獻而設立的獎項。今年的科技領先成果獎共征集到560項大數據及相關領域的科技成果,經過多輪嚴格評審,最終由行業(yè)權威專家評選出49項領先科技成果獎以及100個領先科技成果優(yōu)秀項目。
深耕高性能數據中心網絡 賦能IT云技術底座
“黑科技”獎主用于獎勵利用高科技演變出來的更強大、更先進的技術與創(chuàng)新,是領先科技成果獎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獎項。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為“面向大數據存儲及高性能計算的總線級數據中心網絡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以下簡稱“總線級數據中心網絡項目”)頒發(fā)“黑科技”獎時,對項目在網絡芯片技術積累和突破以及實現大帶寬低時延的數據中心網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伴隨新基建數據中心的規(guī)模建設,高效計算、存儲與網絡基礎設施成為提升數據經濟價值的關鍵要素。依托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CCSA(中國通信標準化協(xié)會)、ODCC(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等國內外平臺,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和中國信通院云大所、華為、美團、京東、百度、中國電信聯(lián)合發(fā)起了總線級數據中心網絡項目,以提升大型數據中心網絡性能為目標,面向自主可控、高性能和高可靠的數據中心組網架構以及高端網絡設備開展設計和研究,借助計算與存儲系統(tǒng)的高算力,助力數據中心領域產業(yè)升級。
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在項目中負責面向高性能存儲的數據中心進行網絡研究和試點測試,對增強以太RoCE-SAN技術進行功能和性能驗證。測試數據表明,基于RoCE-SAN網絡的業(yè)務訪問存儲IOPS性能比IP-SAN網絡提升15%~50%。經過測試,進一步明確了RoCE-SAN網絡在易用性、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等關鍵技術點上的演進路線,推動總線級數據中心網絡技術從研究走向應用,實現IT云基礎設施能力提升。
融合大數據和云服務能力 助力打贏防控阻擊戰(zhàn)
數博會在今年特別設置了領先科技成果“科技抗疫”獎,用以獎勵運用大數據技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科技成果。
在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家對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小程序一定十分熟悉。它不僅是人人手機里必備的小程序,也是外出的必要通行證。它的存在正是得益于中國移動大數據疫情防控應用平臺作出的重要貢獻。
中國移動大數據疫情防控應用平臺以全國數據及其他多元數據為基礎,在充分保障個人隱私信息的前提下,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沉淀了針對特殊人群、特殊時期、特定區(qū)域的多維度分析能力,建立了基于網絡位置信息、客戶全息特征數據的多個位置類業(yè)務模型及人群識別模型。平臺結合各類復工復產場景,面向政府、企業(yè)、社區(qū)、民眾提供數據查詢、風險評估、防護保障等豐富的數據產品及服務,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強力支持。
匯聚海量優(yōu)勢數據 深化空間區(qū)域洞察能力應用
在傳統(tǒng)的大數據領域,行為大數據的價值已經被充分挖掘,而位置大數據則因在生產實踐方面具備極為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逐步凸顯其價值。研究表明,人類約80%的信息與地理位置有關,運營商又掌握了約80%用戶的位置信息,因此,運營商在用戶位置信息的價值挖掘上具有天然優(yōu)勢。
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充分利用位置大數據信息,著力打造位置大數據能力平臺,匯聚中國移動用戶手機定位數據,提供精準定位、人群遷徙、區(qū)域洞察、行程軌跡、職住分析等位置能力,對海量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存儲、清洗、計算,為政府、交通、旅游、金融等各行各業(yè)實現人口流動監(jiān)測分析、網點選址、應急管理、疫情防控、重點區(qū)域管控等場景需求提供基于空間區(qū)域洞察的用戶位置大數據服務。
該平臺覆蓋中國移動9.5億移動用戶,信令數據處理效率高達3.2億條/秒,定位精確到50m范圍內,時延降低至分鐘級,在精準定位、位置畫像、人流分布統(tǒng)計、靶向用戶提取、應急管理等位置大數據應用場景中表現卓越。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平臺利用位置大數據方面的優(yōu)勢能力,面向政府提供了復工復產政務管理和風險評估服務;面向公眾提供了全國重點城市返程情況、重點工業(yè)園區(qū)復工進展等信息,為助力疫情防控精準施策貢獻了力量。平臺的構建對于充分釋放大數據價值,增強行業(yè)內外大數據應用活力,提升各行業(y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構建智能化數據資產管理體系 加速數據資產沉淀
隨著中國移動業(yè)務發(fā)展,跨系統(tǒng)、跨業(yè)務頻繁的數據交互對數據種類的豐富性、數據質量的有效性和數據響應的及時性等提出更高要求。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建設面向數據資產化的一站式數據管理平臺,以“管建一體”的建設理念為驅動,以“看得見、管得住、用得好”為建設目標,匯聚全網超過13萬個數據資產,圍繞數據全生命周期,深度融合數據治理和數據生產,打造數據規(guī)劃、數據治理、數據采集、數據開發(fā)、數據運營、數據地圖六大核心能力,對內支撐專題分析、業(yè)務推廣、營銷整合等業(yè)務需求,對外推動大數據與政府、金融、旅游、交通等行業(yè)的深度融合,助力中國移動海量數據資源向高價值數據資產轉化。
在管理能力方面,平臺實現了數據管理規(guī)范的在線發(fā)布與查閱,以數據生產全過程為基線,實現從數據接入、模型設計、程序編排、數據交換、標準執(zhí)行、質量管理、生產運維等環(huán)節(jié)的一站式管理、可視化呈現,保障數據流轉全過程的有標可依、有據可查。
在管理技術方面,平臺依托數據治理的功能框架,引入AI能力提升治理效率,為元數據解析、血緣關系識別、數據標準推薦、數據質量稽核、數據資產評估等多個治理活動提供技術支撐,封裝核心公共能力,形成標準化服務,并推動能力微服務化,驅動管理效率提升,實現數據治理與數據生產的深度融合。
未來,中國移動信息技術中心將持續(xù)深耕大數據能力建設,進一步挖掘大數據價值,勇?lián)肫筘熑�,強化與產學研各方的合作,為繁榮數據要素市場、開創(chuàng)數字化產業(yè)新格局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