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睿鶇
國資委新聞處負責人表示,央企近年來發(fā)展很快,社會關(guān)注度高,但是很多人對央企的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有誤解。(2月28日《新京報》)
應當說,國資委近期組織多家媒體走進央企,讓記者們親臨一線去了解央企,用生動鮮活的第一手資料,不僅能解開輿論與公眾的種種疑惑,也的確能讓公眾知道部分央企不是靠壟斷來掙錢的。比如中國建材集團作為“央字號”,既是充分競爭的行業(yè),也沒有多少壟斷。正如集團董事長宋志平所言“掙的都是辛苦錢”。
不過,筆者覺得,僅將中國建材集團作為標本,來印證央企不是靠壟斷來掙錢,顯然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事實上,像石油、金融、電信、鐵路、民航等國字號央企,哪個不是憑借政策性庇護,靠壟斷掙的錢?依我看,壟斷央企們確實是掙著“辛苦錢”,不過“辛苦”的是公眾。
作為一名普通民眾,從某種意義上講,不怕央企壟斷,就怕與民爭利。就央企與民爭利益問題,不管是國資委的官員們,還是央企高管們,在公開場合多次給予否認。事實上,并非如此。特別從民眾的切身感受上,央企與民爭利的情形,可以說俯拾即是。最為典型的,莫過于銀行業(yè)的與民爭利。我國銀行業(yè)利潤之高,已高得連銀行行長都覺得“不好意思”。銀行業(yè)的暴利,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存貸利差。
坊間流行一個段子,“央企一叫,百姓心跳;央企一哭窮,百姓頭就疼”。話雖刻薄,但道出央企與民爭利的事實。令人欣慰的是,國務院近日再次強調(diào)貫徹落實鼓勵民間投資新36條實施細則的工作要求,公眾期待,隨著民間資本的進入,央企與民爭利的現(xiàn)象,會有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