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硬件軍備競賽遭炮轟:四核手機淪為雞肋

相關專題: 華為 芯片 5G

手機廠商過快的硬件升級已令消費者無所適從。CFP供圖

  “核戰(zhàn)爭”身不由己,四核手機淪為雞肋?

  47年前,英特爾(Intel)創(chuàng)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Moore)提出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事實證明了摩爾的前瞻性,可近年來,起源于PC領域的摩爾定律卻有些派不上用場,因為PC的速度已完全能滿足各行各業(yè)的需要。單純從市場看,摩爾式的“升級”開始變得可有可無。如今,隨著雙核乃至四核手機芯片的出現,移動終端會否成為下一個驗證摩爾定律的領域?抑或在實際應用中,移動芯片的升級已然步了PC的后塵,超越了市場實際需求,成為雞肋式的存在。近來,隨著幾款四核手機從概念變?yōu)楝F實,一場“核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同時圍繞四核手機到底有沒有必要的大討論,亦在移動終端行業(yè)內全面爆發(fā)。

  “是非”不斷的四核

  “四核手機的軍備競賽是可笑的。”在今年的MW C大會上,微軟Window s P hone主管艾倫·伍德曼(A aronW oodm an)如是說。

  按照他的觀點,W indow s Phone手機即便不配備四核處理器,也一樣能飛速運轉,并且相比單核或雙核處理器,四核處理器更加費電。站在伍德曼一邊的還有索尼移動部門主管史蒂芬·斯納丹(StephenSneeden),他通過一家網站明確表示,“你將在2013年看到索尼推出的四核手機,因為我們目前正在評估四核處理器在哪些方面有意義,在哪些方面不會有質量問題,性能是否真正達到一定水平和應用程序在哪些方面確實需要四核處理器!彼辜{丹稱,當索尼移動感到性能與電池效率相匹配時,將加入四核手機的行列,而他認為現在“是不匹配的”。

  值得注意的是,伍德曼和斯納丹都有表達這番觀點的理由———當H T C、華為等競爭對手在M WC上亮出四核手機時,同臺競技的索尼手機和Window sPhone還停留在雙核甚至單核。不過宛如童話《皇帝的新衣》,這兩個“孩子”直接把“皇帝裸露的身子”指了出來。使得那些在MWC上縱覽各類四核手機并大呼過癮消費者們開始思考———自己的電腦還只是雙核,手機竟然都四核了,這到底有沒有用?

  就像PC界不斷推動芯片革新的英特爾一樣,首先跳出來反駁“四核無用”論的是手機芯片制造商英偉達(N V ID IA )。對于斯納丹提出的四核耗電問題,英偉達方面表示,自己的T egra3四核處理器只有在應用程序調用時才啟動四個處理器內核。其余時間是一個耗電量低的內核在運行。但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既然大部分時間只用一個內核,那剩下的三個有什么用?英偉達并未正面回答,而事實上這才是斯納丹言論的根本。

  Android陣營內斗

  “四核處理器在實際使用中作用不大?這完全可以理解,因為是事實。”一家計劃推出四核A ndroid智能手機的企業(yè)副總裁向南都記者表示,就像一些飯店會在自己菜肴上撒上純金金箔一樣,本意是告訴你自己有這個實力。至于雙核手機才剛剛興起一年左右,部分廠家的四核手機就從實驗室中走出來,邁向商用化,那完全是A ndroid手機硬件競爭的結果,多少有些“身不由己”。

  這種“四核的出現源于競爭”論,同樣能在本屆M WC大會上找到參照。原本同樣作為“中國驕傲”,H T C (宏達電)和華為均在本次大會上推出了自己的四核手機,并獲得了極高的關注。

  M WC展會期間,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在自己的新浪認證微博上“炮轟”一家企業(yè)明明發(fā)布了四核手機,卻在展臺上以雙核冒充四核進行展示。并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應該是這家企業(yè)四核智能手機并沒有開發(fā)成熟!北M管余承東此次并沒有對這家企業(yè)和產品型號“指名道姓”,但網友從其微博所透露的信息和配發(fā)的圖片來看,這O ne款四核手機正是H TC新發(fā)布的O ne X。

  華為官方和余承東本人均未對網友“指認”H T C作出任何反駁。H T C方面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則回應稱,“他(指余承東)自己沒搞清楚狀況,我們怎么可能犯這么低級的錯誤?”所謂“沒搞清楚狀況”指的是,H T C此次發(fā)布的O ne系列為四款機型,作為旗艦機型的H T C O neX為四核處理器,而另外一款造型相似但網絡為4G的H T C O neX L為雙核處理器。目前,余承東已刪除了部分相關微博。但按其說法,只是覺得不應該如此直接發(fā)微博和圖片,但對“國人啥都敢造假”,感慨依舊。

  至于這款四核手機H TC O ne X,最后還是搶在了華為四核手機之前,在國外網站放出預定,售價為599歐元。

  不解決耗電,砸自己招牌

  微軟的“譏諷”、索尼的“質疑”、余承東的“炮轟”、H T C的“搶閘”……四核手機就這樣熱熱鬧鬧地被推到了消費者的視線中。有沒有用?好不好用?還要留給市場去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和雙核手機出現時的狀況不太一樣———四核并沒有獲得一致的追捧,移動終端領域的“摩爾定律”似乎在短短兩年間,就被打破了。

  因為自己所在的公司也在做四核手機,上述手機品牌副總裁始終不肯在本文中具名。他認為,許多企業(yè)搶著推出四核手機,除了A ndroid手機同質化引發(fā)的硬件“軍備競賽”外,蘋果是另外的一大競爭因素!澳膫行業(yè)都會‘膜拜’強者,蘋果無疑是當今手機行業(yè)的最強者。如今iPhone 4S已經是雙核了,如果我們不在硬件上超越它,半年后新的iPhone上市后,我們會變得更沒有看頭。”不過他強調這種“核戰(zhàn)爭”也有很大的益處,至少待機時間、手機發(fā)熱這些問題已然成為手機品牌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等于拿自己的品牌在“開玩笑”。

  事實上,再怎么“身不由己”,任何手機品牌都會認識到這一點,并著手處理處理器升級、待機時間和工藝設計三方面的矛盾。在通信技術上擁有大量專利技術的摩托羅拉先走了一步。

  一年前,摩托羅拉率先在國內市場推出三款雙核手機,平均厚度在13毫米左右,電池容量為1880毫安。而今年年初,摩托羅拉發(fā)布的新款“刀鋒”系列手機DROIDRAZRMAXX,厚度只有7.1毫米,卻內置了3300毫安的電池,官方標注通話時間為21小時。

  南都記者另從包括三星、HTC在內的多家手機品牌處了解到,在雙核、四核產品線規(guī)劃中,把更大容量的電池、更低能耗的系統(tǒng)融入到纖薄機身中,也是他們2012年的主要工作之一。畢竟,誰都不想為了競爭,砸了自己的招牌。

  鏈接

  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四核手機

  微軟、索尼、英偉達、華為、HTC……所有對四核手機發(fā)表過觀點的企業(yè)和從業(yè)者,大都能體現出自己的立場。消費者亦不例外,“你們生產四核手機,到底有沒有問過我們的需求?”支持者說一套,反對者又是另外一套。

  支持者:

  陸先生,男,31歲,代駕公司合伙人。他自認為是絕對的手機發(fā)燒友,從10年前還在讀大學到現在,手機已換了超過20部,目前在使用小米手機,最夸張的經歷是反復倒騰H T C H D 2手機,除了刷機外,更嘗試過處理器超頻。現在用小米,主要原因就是其雙核1 .5G處理器,最期待的是第二代小米手機,并認為應該會是四核。他覺得和P C相比,很多手機應用還未能達到完全的替代,例如一些對3D圖形的渲染等等,這些問題在處理器提升后會有明顯改善。

  反對者:

  小倩,女,23歲,公司前臺。目前使用白色iPhone4S,對手機軟硬件不是很了解,也不懂什么是四核,刷機、越獄和裝軟件均在一些個體手機檔中付費完成。當南都記者表示,目前技術下使用手機應用,四核手機會比雙核手機更耗電,并可能伴隨發(fā)熱量增大時。她極力反對,并認為這是最難以接受的。據她介紹,自己使用手機基本不玩游戲,大部分用途是打電話、發(fā)短信、自拍和發(fā)微博。這樣的使用條件下一天充一次電,并認為這是可以容忍的極限。另外自己容易出手汗,所以也很討厭手機過度發(fā)熱。如果四核手機可能出現這些問題,自己一定不會選擇。

  專題采寫:南都記者 方南


微信掃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 1、回復“YD5GAI”免費領取《中國移動:5G網絡AI應用典型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白皮書
  • 2、回復“5G6G”免費領取《5G_6G毫米波測試技術白皮書-2022_03-21
  • 3、回復“YD6G”免費領取《中國移動:6G至簡無線接入網白皮書
  • 4、回復“LTBPS”免費領取《《中國聯(lián)通5G終端白皮書》
  • 5、回復“ZGDX”免費領取《中國電信5GNTN技術白皮書
  • 6、回復“TXSB”免費領取《通信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工藝圖解
  • 7、回復“YDSL”免費領取《中國移動算力并網白皮書
  • 8、回復“5GX3”免費領取《R1623501-g605G的系統(tǒng)架構1
  •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