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5.64億,通過手機訪問互聯(lián)網的用戶數量達到了4.2億?焖侔l(fā)展的互聯(lián)網推動了當今網絡基礎設施的大規(guī)模增長,同時也引發(fā)了人們對小型基站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規(guī)劃推廣藍圖之前,我們有必要認識一下小型基站將為中國市場帶來的種種令人興奮的益處。
何為小型基站?
小型基站包括部署在電線桿上或建筑外墻上的戶外迷你型基站、用于提高如公共交通樞紐等區(qū)域覆蓋率的室內微微蜂窩基站、在校園和體育場館等公共場所使用的分布式天線系統(tǒng)和能改善室內移動網絡體驗的家庭基站。
根據Informa Telecoms and Media的數據,小型基站市場規(guī)模將在2016年達到220億美元,其中73%將來自公共場所。這使97.5%的移動運營商受訪者相信,小型基站將是未來移動網絡的關鍵。
小型基站的覆蓋區(qū)域比較微小,從城市或建筑物內的10米到邊遠地區(qū)的2公里都能涵蓋。相比之下,宏基站的范圍有數英里或數公里。由于范圍較小,小型基站能提供室內和室外無線服務。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表明,在高密度的城市中,20%的基站塔處理了80%的移動通信流量,降低了終端用戶的網絡性能。
然而,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根據規(guī)劃,在網絡中加入更多節(jié)點就從根本上改變了運營商如何確保消費者享受到其購買的服務等級的方法。運營商還需要可視化地了解這些新基站的實時狀況,在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的同時做到這些將成為運營商未來幾年所面臨的挑戰(zhàn)。對于這一挑戰(zhàn),有多種方式可以應對。
推廣計劃
通過放置小型基站并掌握其和傳統(tǒng)宏基站之間的相互作用,運營商可以充分利用小型基站。另外,部署地點必須由實際的局部數據流量需求來確定。
具有地理定位的客戶體驗對揭示數據熱點和客戶體驗黑洞至關重要,這有助于更明智地進行小型基站和數據分流解決方案的規(guī)劃。高效的規(guī)劃將顯著改善客戶體驗和資本投資回報率。
小型基站的成本僅是宏基站的一小部分,因此能夠更多地部署。但是,因為小型基站數量多,部署范圍廣,所以測試其有效性的成本較為高昂。當出現問題時,用維修車帶著現場技術人員去每一個基站解決問題花費太昂貴,所以遠程測試策略不僅能使事情簡單化,還是小型基站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涉及到小型基站的使用,運營商必須提高自動化水平,以及性能監(jiān)控和網絡優(yōu)化的水平。
此外,由于運營商用LTE、Wi-Fi和小型基站等增強網絡,網絡會變得愈加復雜。軟件定義網絡將網絡的大腦從硬件轉變?yōu)橹醒胲浖到y(tǒng)。對運營商來說,軟件定義網絡的作用也會越來越突出。
應用測試
為了比典型的“綠燈即好,紅燈即壞”的判斷更深入,運營商必須利用新技術來快速和低成本地解決更復雜的業(yè)務問題,讓客戶滿意。
由于測試變得更加基于軟件,為了使供應商更深入地了解網絡,因此內容感知測試是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正在推出的全新解決方案能使供應商看到客戶的實時體驗——直接進入個人無線接入網絡或小型基站。
基于位置的網絡感知能讓服務商了解網絡中深入到個人用戶的情況,其作用也在日益凸顯。現在,運營商能夠準確地了解哪些基站在處理最大負載,以進行流量自動重排。這就像使用手術刀,而不是一把大錘。對于尋求簡化網絡管理的運營商來說,這樣的精確度帶來的益處令人難以置信。
以太網回程
目前,許多小型基站使用某種形式的纜線回程。由于數據流量巨大,傳統(tǒng)的回程鏈路已達到其有效性的極限,因此以太網成為了提供小型基站回程的普遍選擇。
以太網不僅能擴展以處理不斷增加的流量,也可以降低回程費用,使小型基站更經濟可行。以太網能迅速激活每個小型基站,更好地分割回程網絡,并且具有同時管理網絡中更多小型基站的。
不同于之前的方法,以太網還具有更多的回程靈活性。以太網非常適用于傳輸本地IP服務LTE需求,并且可支持更靈活的流量管理和高品質服務,支持相同的回程網絡應用于多種語音、視頻和數據服務。但是,這種靈活性也增加了對遠程服務測試和性能驗證的需求。
中國是全球擁有最多網民和移動用戶的國家,4G/LTE正在這里如火如荼地開展,小型基站的發(fā)展也勢不可擋。這些新的部署很有可能在最需要的地方迅速增加網絡容量和擴大網絡覆蓋范圍。不論是作為大型基站鐵塔的低成本替代品,還是滿足數據量急劇增長的需求,這些微型設備都將為創(chuàng)造一個聯(lián)系更加緊密的世界鋪平道路。
作者:盧鶴京 來源:通信世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