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在向中移動北京、上海、廣州等分公司客服咨詢時,得到的回應是,上述地區(qū)的4G業(yè)務中,多余流量并不可以轉讓給其他用戶,流量仍執(zhí)行套餐月底清零的計費方式,建議用戶選擇合適金額、流量的套餐。
早報記者 閆鵬飛
備受爭議的電信數(shù)據(jù)流量套餐月底清零,技術障礙似乎只是一個借口。
12月20日,香港信報報道稱,中國移動香港公司近日推出了“數(shù)據(jù)交易平臺”服務,使用中移動香港4G Pro計劃的用戶,可以將用剩的數(shù)據(jù)流量在該平臺上,以1GB15 至60港元的價格出售,供即將用盡數(shù)據(jù)的用戶購買。交易成功后,中移動會向賣家抽取每GB15港元的交易服務費。
中移動香港官網顯示,4G Pro服務計劃是公司基于4G網絡的業(yè)務。
上述計劃的推出,意味著套餐流量到了月底也無需清零。
不過,目前內地的中移動用戶還享受不了上述待遇。截至昨日發(fā)稿,早報記者提出的“類似4G流量交易服務是否會在內地跟進”等問題,尚未獲得中移動方面的回復。
而早報記者在向中移動北京、上海、廣州等分公司客服咨詢時,得到的回應是,上述地區(qū)的4G業(yè)務中,多余流量并不可以轉讓給其他用戶,流量仍執(zhí)行套餐月底清零的計費方式,建議用戶選擇合適金額、流量的套餐。
“流量清零”曾為中移動帶來過麻煩。今年9月,有長沙消費者因上網流量月底被清零,將中移動長沙公司告上法庭指其做法不公平,屬于霸王條款。當時,中移動提出的一個觀點是,剩余流量不可結轉,是國際電信市場的一種交易慣例。
對此,有電信增值服務企業(yè)高管告訴早報記者,對于運營商而言,4G流量交易并不存在技術難題,交易主要依靠計費系統(tǒng),只要想做,在一定區(qū)域內做這種業(yè)務并不難。
另一有意參與移動轉售業(yè)務的企業(yè)也曾提及,在向運營商申請合作時,該企業(yè)的一個想法就是,對流量進行精細化經營,即能夠讓用戶有轉讓上網流量的機會。
有分析人士稱,香港電信行業(yè)共有5家4G運營商,競爭比內地激烈,給了剩余流量交易平臺成長的沃土,而在內地,競爭不夠激烈,運營商根本沒有提供上述服務的動力。
今年初,中移動香港推出了一款3G資費套餐,被外界質疑比廣東的資費便宜得多。當時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稱,這是個臨時的特殊的營銷案例,其實香港人均通信費比內地高得多。
此外,人民日報在11月的一篇報道還提及,中移動香港資費便宜是因為信號覆蓋較差。
前述香港信報12月20日的報道提及,中移動香港正在香港加快改善其雙模三頻的4G網絡覆蓋及質素。該公司有望成為首家在港鐵范圍推出2600MHz 4G 網絡的電信運營商。
香港市場目前有五家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香港移動、香港電訊、和記電訊香港和數(shù)碼通電訊。
值得關注的是,12月20日,澳大利亞電信同意以24.3億美元將旗下香港移動出售給李澤楷掌控的香港電訊,這被認為是香港電訊業(yè)開啟進一步整合的信號。香港電訊完成收購后,將成為香港最大移動運營商,而分析師們還猜測中國移動有可能收購數(shù)碼通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