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岳明)在一遍一遍的念叨之后,諾基亞和阿爾卡特朗訊最終走到了一起。
今天,諾基亞正式宣布,計劃以156億歐元(166億美元)全面收購阿爾卡特朗訊,雙方計劃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這筆交易;新公司預計將使用諾基亞品牌,但將保留阿朗的貝爾實驗室用于其研發(fā)活動。
雖然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但卻沒有想到事情來得如何之快,也來得如此干脆。諾基亞為何在此時收購阿朗?收購將會對行業(yè)產生什么影響,又會塑造什么樣的市場新格局,誰將受益誰又會受損?
為何在此時收購
諾基亞和阿朗都面臨著強大的競爭壓力,收購雖然無法取得立竿見影的成功,但仍然好于雙方各自為戰(zhàn)。
從諾基亞角度來看,其在通信系統設備市場上,產品比較單一,主要集中在無線,在前幾年的資產優(yōu)化中,已經退出了固網/IP等領域。在無線領域,諾基亞這兩年沖的比較猛,一來是出售移動終端業(yè)務使得戰(zhàn)略和資源更加聚焦,有打價格戰(zhàn)的資本;二來是傳統的優(yōu)勢地盤,比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市場進入了LTE的建設高潮,甚至包括在中國市場,也拿到了外企中相對較高的份額。
但進入今年之后,諾基亞無線業(yè)務增長開始承壓,日韓澳市場已經進入平穩(wěn)期,運營商投資額下降;中國市場再怎么折騰也就是在10%左右,且利潤不行;美國市場一直沒有大的突破,只是進入了T-mobile。而諾基亞的本土市場,歐洲運營商遲遲沒有大規(guī)模啟動LTE建設,而且還受到了華為和愛立信的強力挑戰(zhàn)。
現在的諾基亞,在系統市場上屬于典型的青黃不接,下一個金礦在哪個區(qū)域,至少現在還看不到。
從阿朗的角度來看,其在通信系統設備市場上,產品方案非常豐富,涵蓋了無線/有線/IP/云計算等。
但每個市場上,阿朗都不是行業(yè)內的領頭羊,挑戰(zhàn)都很大。在IP市場上,對手有思科、Juniper、華為等;在固網接入領域,對手有華為、中興、烽火等;在傳輸這塊,對手有華為、中興、Ciena等,在上述這些領域,阿朗還都有一較長短的技術實力。但在無線領域,我個人并不是很看好阿朗的前景。
雖然LTE對于2G/3G是革命性的技術,但還是有一定的演進路徑依賴。阿朗在全球主流的UMTS上積累太少,其無線市場過于依賴北美和中國:雖然拿到了AT&T和Verizon的訂單,但北美市場首輪建設高峰期已經過去;在中國市場,ASB在最近幾輪標準中表現也不佳。下一個金礦在哪個區(qū)域,我們同樣也看不到。
可以說,無論是站在諾基亞還是阿朗的立場上來看,兩個企業(yè)在無線市場上的苦日子都要開始了。不如在此時走到一起,用技術和規(guī)模優(yōu)勢來重新贏得市場,特別是即將復興的歐洲市場。歐洲血統更加純正的新諾基亞,將會在北美、歐洲、亞太與愛立信和華為繼續(xù)一較高下。
收購將會產生什么影響
對行業(yè)影響最大最為直接的,就是重新改寫了設備商的座次排名。如果單純的以銷售額來計算,新諾基亞將會瞬間拉近華為和愛立信的距離,成為全球最大的系統設備廠商之一。
在無線市場上,將會從原來的愛立信華為兩強爭霸到諾基亞、華為、愛立信三足鼎立。三個廠商都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地盤,比如歐洲、亞太和北美。從全球無線市場來看,大部分運營商不會選擇太多的供應商,一般的大T都會選擇2+1的方式,也就是兩家主導供應商,一家小規(guī)模供應商。
諾基亞、華為、愛立信將會成為絕大多數運營商的選擇,這對于中興的確不是個好消息。中興的國際化道路會更加的艱難,不僅僅是面對政治考驗,以后更多的將會是市場壓力。
從整體解決方案的角度來看,新諾基亞將會擁有媲美華為、中興的產品線,可以給運營商提供端到端的系統設備。從現在運營商的角度來看,固移融合云網融合是個趨勢,因為這樣才能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新諾基亞將會極大受益來自阿朗的光傳輸/IP/云計算能力,在這三塊,諾基亞和華為中興將會是新對手。
整體來看,在整合得當的情況下,對于諾基亞和阿朗都有利,對于愛立信、華為和中興都會造成壓力,但從承壓力度排行來看,中興的壓力會最大。另外一個受影響的公司,可能是Juniper,Juniper一直和諾基亞有較為深入的合作,但隨著阿朗光傳輸/IP業(yè)務的加入,雙方的合作后期難料。
合并是場好戲,但能否把這出戲唱好,可不是個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資源市場整合和人員優(yōu)化方面。在無線領域,諾基亞和阿朗業(yè)務相似度很高,裁員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對于中國市場,目前看的還不是很清楚,上海貝爾資本結構非常有意思,作為阿朗在華的旗艦企業(yè),其和諾基亞中國區(qū)如何整合,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