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年的試點,攜號轉網的全國落地進入倒計時。10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處確認,二者將按計劃于11月30日之前,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業(yè)內人士表示,攜號轉網將影響國內電信行業(yè)的用戶格局。目前,雖然三大運營商在資費方面的較量不再明顯,但為了留住高價值的老用戶,它們在網絡質量和服務方面的競爭已悄然升溫。
上線在即
“國家要求年底前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攜號轉網,但運營商計劃11月底之前就全面上線攜號轉網業(yè)務。”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目前,中國聯通已經在手機App上新增了“攜號入網”的功能入口,具體流程共分為三步:用戶首先要通過發(fā)送查詢短信確認攜轉資格;然后填寫用戶信息并選擇套餐,提交攜入申請;提交成功后,會有工作人員配送新SIM卡,并協助用戶完成激活工作。
不過,中國聯通客服介紹,這項功能暫時僅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等試點地區(qū)開通,其他省市仍處于準備階段,具體實施時間及方案待公布。目前,由其他運營商轉入中國聯通的用戶只能選擇騰訊地王卡套餐(39元/月)或騰訊天王卡套餐(59元/月)。未來,攜號轉網業(yè)務全國落地后,轉入用戶就能自由選擇中國聯通的其他在售套餐。
除了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也已積極開展準備工作。據了解,中國電信近日已經在26個省市完成了攜號轉網的內測,很快將具備正式上線的條件。為推進攜號轉網工作,中國移動也在7月配合工信部做過多次聯調聯測,并初步完成計費系統(tǒng)改造等工程。
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19年8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yè)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6億戶,較7月末僅增加491萬戶。三大運營商移動通信業(yè)務收入6081億元,同比下降3.9%。
業(yè)內人士表示,“隨著用戶規(guī)模和收入增長觸頂,電信行業(yè)已經進入競爭激烈的存量市場,即將到來的攜號轉網將加大三大運營商爭奪用戶的壓力”。
政策護航
事實上,工信部早在2010年便開始試點推行攜號轉網業(yè)務。據了解,為防止用戶流失,部分電信運營商采取捆綁業(yè)務套餐、延長排隊時間等做法變相設置障礙,還有一些滿足轉網條件的用戶被運營商告知存在諸多風險后無奈放棄轉網。
為解決試點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轉網難”問題,工信部于2018年12月推動湖北、天津、海南、江西、云南5個試點。ㄊ校╅_始啟用攜號轉網業(yè)務受理新流程。新流程下,用戶只需發(fā)送短信就可完成查詢和申請,拿到攜轉授權碼后,再到攜入方所在的營業(yè)廳進行業(yè)務辦理,辦理完攜轉業(yè)務后1小時內即可轉到新運營商,大大縮短了轉網生效時間。
受益于新流程啟用,攜號轉網的用戶規(guī)模增長迅速。工信部發(fā)布的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以來,全國成功攜號轉網用戶數月均增長率高達21.38%。今年上半年,攜號轉網業(yè)務的累計辦理量已經超過了2018年全年辦理量。
不過,攜號轉網用戶量暴增后,一些新問題也顯露出來。部分用戶手機號綁定了較多第三方服務,攜號轉網是否會影響相關第三方繼續(xù)提供服務,成為了這些用戶擔憂的問題。
對于這一涉及用戶切身權益的問題,工信部在8月發(fā)布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中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掇k法》提出,“用戶應當及時將攜號轉網事宜告知號碼相關的第三方服務提供者,相關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非攜號轉網用戶同等標準向攜號轉網用戶提供服務”。
服務競爭
隨著各類技術障礙相繼被政策清除,攜號轉網已經萬事俱備,只待鋪開。屆時,哪些運營商能成為攜號轉網政策的受益者,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資費曾被外界認為是影響用戶攜號轉網的首要因素,目前運營商正在走出“以價換量”這條競爭老路。9月,中國聯通集中下架了多款超低價互聯網套餐,并宣布,“下半年,公司將嚴控用戶發(fā)展成本及超低資費套餐,提升發(fā)展質量”。10月,中國移動也終結了“寬帶免費送”時代,開始對新用戶收取100元左右的安裝調試費。
資深通信行業(yè)專家馬繼華認為,在目前取消漫游和長途以后,真正決定用戶選擇的只剩下網絡和資費,但是資費比拼已經被遏制,運營商價格趨于一致,那么,網絡質量和服務就成為決定因素。
在網絡質量方面,為更高效且低成本地建設5G網絡,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宣布將合作建設5G網絡。不過,在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看來,“隨著TD-SCDMA退網,中國移動獲得FDD牌照及更寬的5G優(yōu)質頻段,而且中國移動更有錢,即使電信聯通合建5G網絡,也難形成對中國移動的5G優(yōu)勢”。
在此背景下,三大運營商在資費方面的較量不再明顯,但服務方面的競爭卻悄然升溫。今年9月,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將以智能寬帶為基礎,搭建智家平臺,提供智慧家庭生活應用服務。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fā)現,中國電信正逐漸將傳統(tǒng)營業(yè)廳改造成為智慧家庭營業(yè)廳,其中終端展銷區(qū)展示著智能攝像頭、智能音箱等數十種智能終端。
“年初以來,通過大幅調低套餐外資費,中國電信擁有了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再加上中國電信在家庭套餐方面的既有優(yōu)勢,如果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不跟進采取一些新的競爭策略,在未來攜號轉網的競爭中,這兩家可能的確會遭遇老用戶流失的問題!备读帘硎。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面對壓力,中國移動試圖通過“會員制”來增強用戶黏性。近期,中國移動在部分省市推出了Plus會員服務。以北京地區(qū)為例,用戶開通該會員每月僅需花費18元,便可以享受第三方視頻網站VIP、中國移動超大云盤等大量附加權益。
作為三大運營商中實力相對較弱的一家,為增加高價值用戶黏性,中國聯通近日也啟動了一項“五星特權計劃”,即中國聯通五星級用戶可以享受定制專席人工客服、營業(yè)廳業(yè)務優(yōu)先辦理、尊享權益日選好禮等一系列免費的額外服務。
“三家各地競爭實力不一,受益還是受損需要綜合起來分析!瘪R繼華表示,“無論如何,運營商已開始學習銀行思維,在用戶層面共存。至于誰能成為攜號轉網最終受益者,仍有待觀察”。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濮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