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據臺灣媒體報道,蘋果決定把新一代處理器A6交給韓國三星代工,中國臺灣廠商無緣嘗到蘋果最甜美的部分。根據加州大學和雪城大學三位教授合寫的《捕捉蘋果全球供應網路利潤》中分析,2010年蘋果每賣出一臺iPhone,就獨占58.5%的利潤。拿走iPhone第二大塊利潤的,是塑膠、金屬等原物料供應國,占22%。韓國享有的利潤排名第三,不過也只有4.7%。雖然iPhone的零組件和組裝主要還是靠臺商,但臺灣享有的利潤比大陸還少,只有0.5%。iPad供應鏈,臺灣也只分得2%的利潤。
電信商沒有賺錢
iPhone去年狂銷超過四千五百萬臺,輕松席卷全球。iPad加上iPad2,今年更預計在平板市場里穩(wěn)穩(wěn)握著七成市占率。更驚人的是,由硬件帶動的應用程式商店,短短兩年半內,下載次數就突破一百億次。蘋果自成一格的封閉生態(tài)系帶出的成績,卻沒有其他人笑得出來,包括一向強勢的電信業(yè)者。
iPhone 4在臺灣開賣半年多,即使限額、排隊,直到現在,每天仍賣出上千臺,但事實是,電信公司從史上最狂賣的手機里,卻賺不到錢。
補貼加上增建寬帶,消費者所交的網絡費幾乎被花光。在臺灣,用戶和電信公司綁約兩年,靠著電信公司的龐大補貼,原價5000多元的iPhone4,只賣不到1000元,整整一年電信公司從用戶手中收到的錢,都還不夠彌補對手機做出的補貼。
而下載一百億次的數字,更是讓所有電信業(yè)者都傻眼,這天文數字擠爆了電信公司提供的網絡寬帶!半娦殴臼秦撠熖峁┮粭l管線,讓客戶直接到App Store上買東西,中間都跟我們無關,賺不到錢,”臺灣中華電信行動分公司總經理石木標苦笑說,但是另一方面,“當我們iPhone賣得嗷嗷叫的同時,網絡就要再建,我們付的成本更高!
Android與蘋果之戰(zhàn)
去年,臺灣中華電信推出掛在應用程式商店下的電子書服務Hami書城,因為用戶可直接由應用程式連到書城購買電子書,中華電信抽取25%的費用,并以手機賬單每月結算。但卻因和蘋果一定得透過蘋果自己的付費機制的規(guī)定抵觸,此書城因而遭到蘋果下架。
但在Android的世界,人人都可以自建一個應用程序商店,網絡零售領導者亞馬遜在3月底才剛推出銷售支持Android系統的應用軟件商店。在臺灣,包括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及遠傳,也早開起了自己的軟件市場,試圖分食令人眼紅的一百億次下載商機。
Android陣營和蘋果的競爭,已經從手機打到平板電腦。3月底開始,華碩、宏碁等大廠,開始風起云涌地推出搭載Android3.0作業(yè)系統的平板電腦,繼手機廠三星、Moto后,電腦廠商再投入平板。
代工業(yè)界的陣痛
消息說,中國代工工人只能能得到iPhone利潤的1.8%。
2010年富士康高調宣布調薪后,蘋果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在iPhone 4上市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將補貼鴻海的成本。以什么形式,補助多少,則無進一步說明。但多數代工廠并不樂觀,一名臺灣前4大代工廠的總監(jiān)透露,日前美國一品牌客戶來訪,他直接探詢補貼的可能性,答案是:“根本連門都沒有!
沒有品牌商補貼,代工廠自己吸收成本,還活得下去嗎?一名臺灣代工廠董事長十分堅定地強調:“我可以明白告訴你,代工廠在產業(yè)鏈中掌握了沉默的主導權!
“未來,代工廠最重要的是,如何管理整個產業(yè)生態(tài)系統,”一名管理學者強調,“隨著環(huán)境改變,要脫去管理的鞏固性,跟上時代的變化!痹谙M力、代工商自身布局的幾股力道交錯下,將進入最劇烈、最惶惶不安的陣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