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產品可能禁入美國市場,但去年美國大約占HTC一半的營收,智能手機出貨量占40%
劉佳
美國“337調查”大棒再次揮向中國臺灣智能手機企業(yè)HTC。
6月4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宣布對中國臺灣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HTC)發(fā)起“337調查”,以確定該公司生產的部分電子產品是否存在專利侵權行為。
根據有關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在啟動“337調查”后,該機構必須在45天內確定終裁的目標時間,并盡快完成調查,通常案件需要在一年內作出裁決。如果涉案企業(yè)被裁定違反了第337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發(fā)布相關產品的排除令和禁止進口令,這意味著涉案產品將徹底喪失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稱,具體涉案產品是HTC生產的某類電子產品,包括移動電話、平板電腦及其零部件。該項調查包括HTC總公司以及HTC美國公司。
狀告HTC的是芬蘭諾基亞公司及其美國子公司。今年5月,諾基亞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稱HTC、RIM和優(yōu)派三家公司共侵犯了其45項專利,這些專利包括在手機上提供雙功能天線、電源管理和多模射頻等相關硬件技術,以及與推出應用商店、實現(xiàn)手機多任務操作、導航、會話式信息顯示、動態(tài)菜單、數(shù)據加密和電子郵件附件檢索等相關的軟件技術。
據悉,諾基亞除了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還在美國特拉華州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德國杜塞爾多夫、曼海姆和慕尼黑的地區(qū)法院提起訴訟。
昨日,HTC方面并未對此作出任何公開回應。但在上個月,HTC曾反駁諾基亞的指責,稱公司2003年就已經獲得了諾基亞公司一些重要的無線專利的授權。
在易觀國際分析師王穎看來,諾基亞起訴競爭對手HTC侵犯專利的背后,其實仍是谷歌安卓陣營與微軟陣營對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爭奪!霸诿绹袌觯O果的市場地位已經穩(wěn)固,而諾基亞的智能手機目前正值集中上量的階段,打擊從歐美市場起家的HTC可能是為其新品上市鋪路,甚至延緩競爭對手新品的上市時間,為自己爭取更多時間和有利條件!
這已經不是HTC第一次遭遇“337調查”。去年8月,它的另一個競爭對手蘋果曾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fā)起關于HTC涉嫌專利侵權的申訴。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終認定HTC侵犯了蘋果iPhone的一項專利。根據這一判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有權從2012年4月19日起對HTC手機正式實施進口禁令。
但隨后HTC稱其新款手機采用了替代方案以避免專利案中涉及的侵權技術,相應產品在接受美國海關檢查后逐步入美。
在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看來,諾基亞在日子難過時找競爭對手茬的做法,其實是在意料之中!癏TC作為后發(fā)企業(yè),專利模仿的可能性更大,諾基亞多年來累積了不少專利技術,這場調查更像是先發(fā)企業(yè)維護自己的先發(fā)優(yōu)勢!彼麑τ浾哒f。
屠新泉同時向記者表示,目前涉及“337調查”的中國企業(yè)逐漸增多,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現(xiàn)象就是IT高科技領域企業(yè)之間互相告知識產權的案例在增多,背后實際上體現(xiàn)的還是企業(yè)與企業(yè)的競爭,這說明了中國企業(yè)追趕國際企業(yè)的步伐越來越快,讓后者感受到威脅,借助商業(yè)調查延緩競爭對手追趕的步伐,但是否構成侵權行為,仍要看最終裁定的結果。
對于一直虧損的諾基亞來說,取得專利訴訟的勝利同時意味著一筆不少的收入。此前諾基亞與蘋果就專利訴訟達成和解,蘋果向其支付一次性費用及現(xiàn)有特許權的使用費。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凱·科瑟爾特在一份研究簡報中稱,僅2011年第二季度諾基亞就可能會獲得蘋果支付的總計6.08億美元的版權費。
王穎認為,HTC是從歐美起家獲得市場認可的,如果HTC敗訴,意味著它將失去一個很大的市場,令其業(yè)績“雪上加霜”。此前HTC沒有對外透露其在全球各地區(qū)的營收,不過分析師指出,去年美國大約占HTC一半的營收,占了HTC智能手機出貨的40%。
HTC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HTC凈利44.64億新臺幣(約合1.52億美元),同比下降70%;營收677.9億新臺幣,同比下降35%。HTC CEO周永明表示,在美國面臨來自蘋果iPhone 4S的強勁競爭,這種現(xiàn)象在過去兩個季度挫傷了HTC的利潤,好在歐洲市場恢復成長動能、亞洲市場表現(xiàn)佳,可望將美國市場少掉的部分平衡過來。
...Related相關
“337調查”來源于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37節(jié), 根據該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有權調查有關專利和注冊商標侵權的申訴,此外也開展涉及盜用商業(yè)機密、商品包裝侵權、仿制和虛假廣告等內容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