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有時候也會成為騙子的工具之一。近日,南京某公司職員李某正和廣東的客戶用微信聊天,正巧有位廣東口音的男子給他打電話,“我電話變了,你重新存一下哈!”李某誤認(rèn)為對方就是微信上的客戶,將對方電話存了起來,結(jié)果第二天就被對方騙走4.6萬元。
6月1日,秦淮公安分局機場派出所,接到一位姓李的公司職員報警,他稱自己被騙了4.6萬元。民警詳細(xì)了解了李某的被騙經(jīng)過。原來,5月30日下午5點多,李某接到一位帶有廣東口音男子的電話,對方稱自己的手機號碼換了,希望李某能夠變更下,將這個號碼存進(jìn)手機。恰巧,此時的李某正在和遠(yuǎn)在廣東的一位客戶用微信聊天。李某想都沒想,以為對方是跟自己聊天的客戶。于是,他將該手機號碼存進(jìn)了廣東客戶名下。
第二天上午9點多,李某又接到該號碼打來的電話。這回對方稱自己正在來南京的高速公路上,他現(xiàn)在要向自己的一個對口單位立即支付一筆1.6萬的款項,但他在路上無法支付,想麻煩李某支付一下?紤]到這位客戶是公司的重要客戶,平時和自己關(guān)系也不錯,李某在征得公司領(lǐng)導(dǎo)同意后,向?qū)Ψ剿f的賬戶匯去了1.6萬元。隨后,李某還打電話通知了對方。可沒過一會,對方又來電話,這回他稱那家對口單位還需要6萬元。李某告訴對方他們公司的賬戶里只有3萬元了,并按照對方要求將3萬元全部匯了過去。當(dāng)天中午12時許,李某用微信和真正的客戶聊天時,他才發(fā)現(xiàn)客戶根本沒有來南京,更沒有讓他匯款。李某意識到自己被騙了。
目前,秦淮警方已對該案立案偵查。警方提醒,此類騙子都是普遍撒網(wǎng),他們多以自己換手機號碼為由要求對方存入自己的號碼,然后再等待機會騙錢財,只要有一人上當(dāng),他們就賺到了。生活中如遇到久未見面的老朋友老同學(xué)、生意上如遇到老客戶變換號碼時,一定要多加核實,防止上當(dāng)受騙。
(責(zé)任編輯:陳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