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壟斷已成事實 發(fā)改委正調查銷售數據

       證券時報記者日前從接近發(fā)改委的消息人士處獲悉,發(fā)改委已經確定了高通壟斷事實,正在向中國公司調查高通的銷售數據。此前的7月11日,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德里克·阿伯利就反壟斷調查有關問題到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交換意見并接受調查詢問。

  這是自去年發(fā)改委啟動對高通反壟斷調查以來,高通高層第三次到發(fā)改委接受調查詢問。發(fā)改委從去年11月發(fā)起了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發(fā)改委曾突擊搜查高通北京和上海公司,調查手機制造商、芯片制造商和其他相關企業(yè)。今年2月19日,發(fā)改委價格監(jiān)督和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證實,發(fā)改委正在對高通有關價格問題進行調查,原因是高通涉嫌濫用無線通訊標準。

  “國家發(fā)改委對高通反壟斷調查非常重視,共派出80個工作人員,花費了很大成本,不僅僅調查高通,還有高通的客戶,封存了大量資料!苯咏l(fā)改委的消息人士稱。

  記者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高通存在許可費率過高問題,高通在WCDMA、LTE等標準中的專利份額已下降,卻依然延續(xù)CDMA的標準進行收費。中國IT企業(yè)在4G標準制定中積極參與,取得很多核心專利,但是在高通構造的體系中,這種價值得不到體現。

  主流業(yè)界對專利許可費的共識是累計不超過產品售價的10%,但高通一家就達到5%。2013年,中國手機企業(yè)利潤均值不足0.5%,而實際上,高通所持有專利只是眾多手機專利中的一部分,這顯然有失公平。

  2013年,高通芯片和許可費收入總計243億美元,其中將近一半來自中國,許可業(yè)務收入占總收入的30%,但利潤占比達到70%,為芯片業(yè)務的兩倍。據了解,高通的精明之處,是并不靠芯片賺太多錢,而是依靠低價格讓競爭對手無法獲取機會,依靠芯片市場壟斷地位,高通可以靠搭售專利賺錢。要想生產高端手機,只有向高通采購芯片,下游廠家為了購買高通芯片,不得不同意高通的專利費要求。

    高通還搭建了一個交叉許可的專利平臺。一方面,依靠和其他專利持有者的專利交叉許可,高通可以向客戶提供沒有法律糾紛的“安全”產品,所有相關專利都被高通整合,能夠避免專利糾紛,高通芯片自然更受歡迎,其他芯片生產商則難以匹敵;另一方面,高通卻不向交叉許可的專利持有者繳納費用。

  高通對三星、諾基亞等公司的許可費標準遠遠低于中國手機廠商,也構成歧視性許可。這其實是這些公司坐享政府與高通斗爭的結果。近10余年來,高通專利許可模式與芯片銷售模式在歐美韓日及印度等地備受質疑,反壟斷與知識產權糾紛不斷。

  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魏士廩認為,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為名進行調查,需要搜集的證據量很大,這也可能是發(fā)改委調查花費時間較久的原因。

  據有關消息,對高通反壟斷調查一案,美國政府非常重視,最終罰款數額可能沒有原來估計的高。不過,據悉發(fā)改委目前要求國內幾家企業(yè)提供2009年(反壟斷法實施)以來的銷售數據, 為處罰收集數據。


掃碼關注5G通信官方公眾號,免費領取以下5G精品資料

本周熱點本月熱點

 

  最熱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