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的三星成了篩子。
在Canalys宣布二季度三星智能手機銷量在華被小米超越之后,IDC也宣布聯(lián)想智能手機在華銷量超越了三星。
但,問題接著又出現了:Canalys稱小米以1499萬臺的銷量成為中國市場的NO.1,IDC則認為聯(lián)想是第一。聯(lián)想和小米,究竟誰是第一?
數據打架嗎?
調研公司數據打架并不是第一次,此前IDC與Gartner就曾因聯(lián)想、惠普誰是PC第一而打過架,不過當時兩者之間的數據差異極;此次Canalys與IDC之間的差異,卻大到無法忽視的地步。
根據Canalys公布的數據,小米Q2在華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499萬臺,位居第一;三星出貨量為1322萬臺,降到第二;聯(lián)想出貨量為1302萬臺,位居第三;宇龍1272萬臺第四,華為1186萬臺第五。
在這組數據中,聯(lián)想在華的1302萬臺銷量數據,與聯(lián)想自身公布的1300萬臺在華銷量相吻合。
同時,Canalys公布的小米銷量與雷軍此前公布的數字也較吻合。根據雷軍公布的數據,小米上半年的手機銷量為2611萬臺,另外雷軍還曾透露一季度銷量大約是1100萬臺,從這兩個數據大致可以判斷:小米二季度的銷量大約是1510萬臺,相比Canalys公布的在華銷量多了10余萬臺,多出的這些應該是小米的海外銷量。
根據IDC公布的數據,在全球市場上排名第一的是三星,總出貨量為7430萬臺;第二是蘋果,總出貨量是3510萬臺;第三是華為,總出貨量是2030萬臺;第四是聯(lián)想,總出貨量是1580萬臺;第五是LG,總出貨量是1450萬臺。
其中,蘋果的數據與蘋果財報公布的數據出入不大(3510萬臺和3520萬臺),與聯(lián)想財報公布的數據一致(1580萬臺),但小米去哪了?
如果以Canalys和雷軍公布的數據計算,二季度銷量超過1500萬臺的小米至少該是第五,但IDC的數據里第五反而是只有1450萬臺銷量的LG,小米未見蹤影。
為什么會打架?
是什么導致的兩個調研機構在小米數據上打架?IDC又為何不信服雷軍給出的數據?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這是緣于雷軍給出的數據是出貨量而非銷量;一篇名為《小米市場第一真相:向渠道壓貨能力驚人》的文章認為,渠道壓貨現象的存在使得小米的出貨量與銷量之間差距較大。
該文認為,小米和Canalys統(tǒng)計的是出貨量,而銷量實際上是出貨量-壓貨量,目前小米的渠道壓貨情況比較嚴重,所以導致了數據偏差較大情況。此外,該文作者還認為,傳統(tǒng)調研公司建立的調研統(tǒng)計模型早已成型,適用于線下銷售且準確性較高,對于小米這種線上銷售比例較重的新興公司可能會出現紕漏;當然,第二種因素是建立在認為小米公布的數據真實、準確的基礎之上。
對于壓貨情況,該文指出,小米目前線上線下的銷售比例已經達到4:6,線下銷售已經遠遠超出線上銷售,大量的手機壓在了渠道和黃牛們的手中。
既然都有解釋,那對于究竟誰第一,就看大家更相信Canalys和雷軍還是更相信IDC了。(文/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