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連線》雜志發(fā)文介紹了一家名為 Extropic 的公司,該公司創(chuàng)始人紀堯姆·韋爾東手持一塊剛從鑄造廠送達的新型計算機芯片。這塊芯片是 Extropic 公司的核心產品,采用了全新的計算范式——熱力學計算。
與傳統(tǒng)的半導體晶體管或量子芯片超導元件不同,這塊芯片上布滿了奇特的元件,這些元件將用于生成“可編程的隨機性”,與傳統(tǒng)計算機結合,能高效模擬不確定性,在天氣、金融市場建模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發(fā)揮關鍵作用。
韋爾東的芯片上,一組幾十微米寬的方形元件陣列引人注目,這些元件將用于生成“可編程的隨機性”,與傳統(tǒng)計算機結合,能高效模擬不確定性,在天氣、金融市場建模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發(fā)揮關鍵作用。
目前,一些學術實驗室已制造出熱力學硬件原型,包括簡單神經(jīng)網(wǎng)絡。Extropic 計劃于 2025 年晚些時候將首批芯片推向市場。韋爾東對其前景十分看好,認為最終整個工作負載乃至語言模型都能在該硬件上運行。
韋爾東的研發(fā)速度之快令人驚嘆,而這背后還有一段“叛逃”故事。此前,韋爾東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攻讀博士期間,被谷歌招募,參與利用量子計算機助力人工智能的項目。2022 年初,團隊取得重要進展,韋爾東領導開發(fā)了適用于量子計算機的人工智能軟件 Tensor-Flow Quantum,谷歌硬件團隊也在完善量子糾錯技術。
但同期,學術界多項理論發(fā)現(xiàn)使量子計算前景蒙上陰影,如埃文·唐的研究顯示,量子機器學習中被寄予厚望的量子推薦算法,加速效果遠不及預期。這使得韋爾東等不少人認為量子計算泡沫破裂,韋爾東也因此“叛逃”至熱力學計算領域。
Extropic 吸引了眾多從量子計算領域出走的人才。2022 年 1 月,韋爾東以“Based Beff”為名在 X 平臺創(chuàng)建賬號,憑借幽默言論吸引眾多志同道合者,也引發(fā)爭議。2023 年 12 月,福布斯通過聲紋識別曝光其真實身份,韋爾東并未逃避,而是借此推廣 Extropic 公司。
目前,公司已籌集 1410 萬美元種子資金,約 20 名工程師全職投入研發(fā)。在 Extropic 公司的硬件實驗室,首席技術官兼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特雷弗·麥考特也來自谷歌量子計算項目,他在對量子計算失望后加入了該公司。
谷歌最新發(fā)布的“Willow”量子計算芯片,雖能在 105 個量子比特規(guī)模上進行糾錯,但需極低溫冷卻,優(yōu)勢仍存不確定性。而 Extropic 的芯片今年晚些時候交付早期使用者后,有望在高科技交易和醫(yī)學研究領域,憑借運行概率模擬算法展現(xiàn)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