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份開始連續(xù)兩個月剛到月初流量就爆超,其中5月份,3天用了13G流量欠費568元。想弄清楚流量消耗到哪了,卻始終未果。西安律師王女士認為,運營商拒不提供其手機使用流量去向的真實情況及收費標準的行為,侵犯了她作為消費者的知情權(quán)、財產(chǎn)權(quán),且存在欺詐嫌疑,為此她選擇通過起訴方式來維護權(quán)益。(5月18日《華商報》)
事實上,王女士的遭遇并不少見。央視曾對多款手機“偷跑”流量進行過曝光,為此,不少人開玩笑地說,這控制不住的手機流量會不會導致“一覺醒來房子沒了”?笑話歸笑話,卻無情地揭示了“流量去哪了”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吊詭的是,面對消費者的投訴和維權(quán),運營商的做法反倒讓人生疑。比如,要么建議用戶購買流量包,在用戶不同意的情況下,主動承擔一半費用,甚至一再變換承擔的比例;再如,當用戶需要查看“流量去哪了”時,運營商不是主動協(xié)助調(diào)查,對幾點幾分消耗了多少流量、用來做什么了、什么應(yīng)用消耗了多少流量等都愛莫能助。
要知道,但凡能夠?qū)τ脩舻耐锤型硎,就會主動協(xié)助調(diào)查消費明細,讓用戶能夠明明白白消費,為何反倒搬出種種理由拒絕用戶的調(diào)查,將用戶知情權(quán)無情地扼殺?是運營商真的沒辦法協(xié)助?還是真的不愿提供?若非存在貓膩,為何要擺出一副主動承擔費用的姿態(tài)?種種可疑的背后,或多或少揭示出“流量偷跑”背后的灰色利益鏈條。
值得肯定的是,身為律師的王女士主動拿起了法律的武器。我們期望,通過這場訴訟,能夠倒逼運營商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quán),別再讓“流量去哪了”成為一筆“糊涂賬”。只有如此,才能讓消費者找到證據(jù)證明是誰的責任,才能借此找尋到遏阻“流量偷跑”的治本之策,最大程度保護消費者的權(quán)益。
禹海君